-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互联网-WiiSE
5.2-WiiSE 无线互联网/IP服务环境-WiiSE 付长冬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 WiiSE概述 WiiSE的核心问题 中国移动为什么推进WiiSE? 从网络的发展来看,Internet和移动通信网络逐步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围绕话音业务为核心进行设计和优化 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是要以Internet为核心进行设计和优化,WiiSE正是为了这个目标提出的。 从支撑语音的通信网转移到统一支撑互联网业务和语音的通信网 WiiSE与3G、4G的关系? WiiSE是面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提出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侧重于网络架构和控制系统。 WiiSE系统适用于各种无线技术,例如3G、B3G、4G系统等。 WiiSE网络架构的主要特点? WiiSE网络架构具有分布式处理的特点,Mesh网络(自组织网络)将成为WiiSE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Mesh网络包括终端、接入网和核心网。 WiiSE接入网里,移动终端将成为IP网络的一部分。 WiiSE-面临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新运算模式 以网络为中心 终端零运算 主要约束条件:电源、体积、能力 移动环境下的宽带体验 超大量的内容 3G、HSPA的100~150倍带宽也无法满足需求 统一网络的优化 移动通信网的建设过去主要考虑的是覆盖、语音,有效的体验机制, 在互联网里,主要考虑的是内容。 端到端的高Qos网络结构 实现端到端的,以用户体验作为最终要求的网络结构。 客户永远在线 扁平化的全IP网络结构 扁平化的全IP网络结构 IP网络 IP MPLS IP承载网 终端IP化 全IP协议、标准化 Qos 基站IP化 IP协议代替其他传输协议 终端与基站的统一IP协议 RNC与CN RNC的弱化 CN直接控制基站 扁平化 智能异构网络接入体系 智能异构网络接入体系 不同的无线接入体系 不同频段 不同无线技术体制(调制、编码、空间接口等) 异构接入网络 Wimax Wifi 2G/GPRS/3G/HSPA B3G 固网 智能结构 自组织Mesh网络(单跳、多跳、Mesh、无中心、路由技术) 分布式处理架构 统一服务与Qos 不同的终端服务 统一服务架构-CN 基于P2P的分布式通信和信息处理架构 基于P2P的分布式通信和信息处理架构 P2P的问题 根据CacheLogic的统计,互联网60%以上的流量来自于P2P文件共享下载类应用,eMule/BT是典型的P2P下载类应用,YouTube是视频共享服务的代表。 内容共享内服务正在向移动互联网渗透-MMS--〉视频分享 运营商的态度 把互联网的P2P用户纳入到移动互联网 Mobile2.0需求 基于P2P的信息处理架构 移动P2P内容共享 移动UGC业务 P4P-运营商主动参与的P2P 核心网的分布式结构 交换机是一个应用,这个应用的建设和布置,将来是一种分布式的,用分布式的算法,用分布式的运算平台,也就是说google结构的云计算模式,这种结构形成未来的交换平台,这种交换平台是符合未来大量的运算和大量的网络建设和降低成本的要求。 可管、可控、可运营的业务环境 可管、可控、可运营的业务环境: 传统互联网的问题 互联网长期以来困扰发展的事情就是可运营,可管理,包括安全性和QOS保障 怎样建立一个既灵活的管理和控制机制,同时又不损失网络的开放性、灵活性,是WiiSE着重解决的问题。 IMS 基于全IP移动互联网可运营,可管理的架构,寄于希望IMS的发展 IMS比较复杂。 IMS的很多理念对目前互联网不适用(IBS、归属地控制等) 目前的方法 IMS NG-IMS(扁平化结构、分布式节点) WiiSE WiiSE主要观点 以用户数据为中心 网络功能的组件化-架构化、模块化(分布式结构) 更多的互联网技术:P2P、Cluster等保证数据流 WiiSE与移动互联网 基于WiiSE的移动互联网: 用户:用户永远在线 带宽:足够大的用户流量带宽 新运算模式 Mesh组网 可扩展的体系结构(云计算等) P2P技术 接入:不同频段、技术体制的无线接入方式、真正的随时随地 管理:可控、可管理、可运营 网络结构:全部IP化(软交换、承载网、IMS、终端) 业务:统一Qos的全业务 互联网业务 语音业务 视频业务 P2P技术与P4P思想 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 内容存储的网站的内容服务器中,向用户(客户机)提供 IP网访问服务器下载。 视频服务器以流媒体提供多播(广播)和单播 服务器I/O瓶颈 采用CDN 在接近用户处设置镜像服务器 对等连接-P2P模式 每一个结点(客户终端)即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 内容分布存储在各个结点的服务中 载收看、直播、点播三种模式 P2P CDN降低骨干网负荷 P2P给运营商网络带来挑战 目前现状-双输 P2P产业链 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