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面向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平面向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盐城市龙冈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
一、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1、在章节编排上有了一定的调整,对原教材中的某些小节作了合并,原教材中的“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与“实数与向量的积”合并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原教材中的“线段的定比分点”并入“向量的坐标运算”,原教材中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与“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合并为“向量的数量积”。
2、部分内容作了删减,平移及解斜三角形在新教材中均已删去。
3、部分内容的编排位置发生了改变,原材料中“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编排在“向量的线性运算”中,而新教材中却编排在“向量的坐标表示”中。
4、新教材很注重“问题情境”,如一开始引入向量概念时用了“湖面上游艇送客”之例。引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时用了“火箭升空”之例,以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
5、新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对向量共线定理及其坐标形式的定理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证明。
6、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要求,如课后的习题均有“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探索·拓展”三个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二、课时划分
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约1课时 向量的线性运算 约4课时 向量的坐标表示 约4课时 向量的数量积 约4课时 向量的应用 约1课时 复 习 约2课时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向量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的概念,它是从诸如“位移”“力”等物理概念中抽象出来的,教学中要展现并让学生 经历这个抽象的过程。
2、位移的合成可以作为向量加法的原型,教学中应该以此为依托,探索向量加法的含义及其运算律,启发学生将向量的加法和数、字母、式的加法进行比较,加深对数学运算的认识和理解。
3、求两个向量的和应突出三角形法则,在使用这个法则时,要强调“首尾顺次相连”。
4、在教学中要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注意从形和数两个方面来理解、研究向量及其运算。
5、由于充要条件的概念在选修教材中才出现,所以向量共线定理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正确理解定理包含的两层意思,并在后面的运用中加深理解。
6、向量共线定理中条件≠的限制,应让学生自己先体验;若无此限制,会有什么结果?再感悟到只有用非零向量,才能表示与它共线的所有向量。
7、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是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基础,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对于向量的非正交分解只要求学生作一般了解,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分寸。
8、在向量坐标运算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坐标运算的简捷,体会到形式化运算的优点。
9、在向量的数量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参与从“功”抽象出向量的“乘法”的活动,应该让学生讨论“求功运算”的特点,进而抽象出向量数量积的意义。
10、对于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律,可以先让学生类比猜想,再进行验证(可以用“特殊化”的思想,如分别令θ= 00,θ= 1800和=来进行验证)最后由教师明确给出结论,对运算律的证明不作要求,但学生要会运用它们来进行运算和化简。
11、向量的应用中例3体现了向量方法的简捷性,教学中可让学生将它与解析几何中的方法加以比较,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不能表示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而方程表示的直线更具有一般性。
平面向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则必有 ( )
A、 = B、 =或= C、ABCD是矩形 D、ABCD是正方形
2.已知A、B、C及平面内一点P,且P与
A、P在 B、P在C、P在AB边上或其延长线上 DP在AC边上的比是–3,则点P1分所成的比是( )
(A) (B) (C) (D)
4.下面5个有关向量的数量积的关系式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③⑤
5.已知点P(4,–9)与Q(–2,3),则直线PQ与y轴的交点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 )
(A) (B) (C)2 (D)3
6.若=(2,x), =(1,3),且∥ ,则x的值是( )
A.2 B.4 C.5 D.6
7.已知,且=—36,则与的夹角是( )
A B C D
8.已知平面向量=(-2,1),,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