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多元一斤粘大米 有粉丝 会尖叫
100多元一斤粘大米 有粉丝 会尖叫 粘大米是民间的一种口感爽口,历史悠久的食物,曾是过去走亲访友的一种特殊产品。由于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市场上从来没有大量出现过这款产品,也没有规模化的种植地,更没有相关品牌出现。
然而,最近高达100多元一斤的黏大米,受到年轻消费者热烈追捧。粘大米项目的推动者刘达讲述了自己打造一款有粉丝,会让用户尖叫的农产品的方法。
我为什么要发起“达哥拯救老味道”这个活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工作,跟着媒体界元老做“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接触了很多农业龙头企业,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产品质量才是农业企业核心的实力。
我十多年前就想做农业了。后来机缘巧合,与抚顺天农种业的合作,让梦想变为现实。我们在抚顺清原基地种植的大米和玉米,全部都是由我们的合作公司研究培育出来的原种。原种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口感好,但由于产量低,现在已经基本上被杂交种所取代。
现在我们的种子产量还不高,但是口感还保留着以前的味道。我们的大米原种“天丰121”,亩产只有200公斤,远低于普通大米500多公斤的亩产。40年前的老味道玉米原种“天农28”,亩产量只有350公斤,而普通玉米可达650公斤。
我注意到,近来,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老味道物种,正在慢慢消退甚至消失。我也接触到了一些特别好吃但却异常稀缺的老味道物种,像东北地区的黏大米、黏黄米、黏高粱……这些营养价值极高而又特别好吃的老味道,如果任其消失,将会成为我们这一代及子孙后代永远的一个憾事。
我希望通过发起这项活动,从老味道开始,从东北开始,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和我一起,加入到寻找老味道、分享老味道、拯救老味道的行动中来。同时,通过集中开发和保护,做育种研究,我们可以提升老味道物种的种植价值,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让他们愿意去种,并且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买到和吃到这些珍贵的老味道。往小了说,这是一件为今人添口福的好事;往大了说,这是一件惠及子孙后代的善事。
新农产品要想卖得好,价值定位是关键
我们首批之所以选择黏大米这样一些黏字系列老味道产品,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
首先,黏大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口感非常好。生长于东北清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纯净的水源、土壤和空气,吃起来香沁心脾、滋味绵长、口感绝佳,吃过的人评价,吃过此米,再无其他的米可入口。不仅如此,黏大米营养丰富,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为温补强壮、排毒养颜佳品,《本草纲目》将其功效归为四种:温脾胃,止腹泻,缩小便,收自汗。东北老百姓过年吃的黏豆包就是这种食材做的。
其次,市场上这种大米非常稀少,几乎没有规模化种植的。在做黏大米前,我曾委托我的助手去收集全村农民种植的黏大米,结果一个村子的黏大米总量不到一百斤。东北现在这种黏大米越来越少,这跟这种作物的特性有关:亩产只有二三百斤,只相当于普通大米产量的20%-30%;品种自身不抗倒伏不抗虫害,田间管理复杂,耕种费时费力;稻壳厚,出米率低,只有大约55%;规模种植不划算,因为国家不提供保护价格收购,走传统渠道,粮太少,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很低。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农户不爱种这种米。
第三,市场上黏大米的品质差异很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渴望吃到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健康的粮食。大家不仅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换言之,不是你在超市等渠道上摆满了你的产品,消费者就一定会买账。我们更多的时候吃的是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价值观。但是,眼下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农产品少之又少。
正是上述原因,我选择推进我的黏大米计划,作为“达哥拯救老味道” 行动的第一炮。我相信如果做好这些事情,我们不仅能生产出可口的黏大米,还能形成标准和销路,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和企业加入我们的合作种植,最终推动“拯救老味道”这一项目的发展。
高品质粮食拒绝订单农业
我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生产,包括种子的选择、产地的选择、田间的管理,以及如何收割、加工、存储和运输等等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我要思考如何在租赁农民的土地后,再进一步组织这部分农民帮助我们,按照我们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
为此,我们和当地的种业公司合作,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为什么这么做?很重要的原因是吸取了过去人们做农业的失败教训。我有一位朋友,租了农民的地,又包给农民来种,自己呆在城里很少去,每年只负责收购农产品和支付地租。他希望农民以有机方式种植,不施化肥和农药,但是结果发现,农民每年追求的是产量最大化,为此需要施加大量化肥和农药……
我们采取的是包地种植的模式,亲自管理生产、加工、仓储和运输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租农民的地,再组织农民来给种,农民每天拿工资,产量的多少与工资没关系。这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