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9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近期并发症护理体会
169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近期并发症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169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分析,对置管过程中出现的近期并发症进行合理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伤口局部渗血11例,导管功能不良4例,感染1例,导管脱落1例,误入动脉1例,所有并发症经合理治疗与护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但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带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血液透析;颈静脉穿刺;近期并发症;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50-02
颈内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患者临时血液通路,因其方便快捷、感染率低、护理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对169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分析,对穿刺置管过程中出现的近期并发症进行合理护理,现报告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9血液透析患者中,男96例,女73例,年龄14-78岁,其中尿毒症晚期11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农药中毒37例,置管时间最短5天,最长10个月,均选用颈内静脉置管。
1.2 方法 选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型号13.5Fr×36cm);
在置管之前,让患者了解置管的适应证,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等,与患者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导管置入术。
2 结 果
169例患者穿刺成功率99%,带管时间5天-10个月,无并发症151例,有并发症18例;其中伤口局部渗血11例,导管功能不良4例,感染1例(导管血培养革兰氏金葡球菌阳性),导管脱落1例,误入动脉1例;经过穿刺局部伤口压迫、严格穿刺点无菌清毒,导管内尿激酶溶栓,抗生素导管内封管等护理,所有患者并发症均恢复良好。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宣教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颈内静脉置管的用途、必要性、部位及方法,可能出现的近远期并发症,征得家属及患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保证置管手术顺利进行。
3.2 感染的预防 穿刺前认真检查导管装置是否完好,皮肤消毒范围要大(直径应8cm),插管时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后将导管固定牢靠,避免导管与穿刺口形成活动通道,插管后应每日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及缝针处,以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循环;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注意局部皮肤卫生,敷料污染后及时消毒、更换;每次透析在更换敷料时要注意无菌技术原则,并观察置管口有无红、肿、渗液等临床表现[1]。如有感染及时做细菌培养;透析前后,导管接头处要用碘伏消毒,接头不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在透析过程中30min-1h出现寒战、高热症状的患者,可以初步判断为导管内感染[1];对于严重感染者,拔除导管[2];拔管24-48h后,可选用其他部位重新置管,血培养阳性者不可插管[3];暂时不能拔管者,行导管内血培养及外周血培养,并用抗生索加肝素封管。
3.3 导管功能不良的预防 插管后出现血流量不足早期通常是由于导管尖端位置或导管侧孔与血管壁相贴造成,后期多是由于血栓引起,是导管废弃的原因之一[4];严禁在导管接头处抽血、输液,如必需经导管大量输液,则输液后导管需肝素封管,以防堵塞。
3.4 出血的预防 置管术中注意动作轻,定位准,切忌用穿刺粗针多个方向反复试,术后严格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可用无菌纱布折叠成小方块放在置管出血处手指压迫止血,避免反复更换敷料,必要时局部给予冷敷,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有无压迫气管现象;调整抗凝剂剂量,必要时拔管止血。
3.5 导管脱落的预防 导管使用过程中,禁止牵拉导管;穿脱衣服时也要注意导管安全;平时更换敷料时,观察缝线是否完好,发现有一侧或双侧缝线脱落,应局部重新消毒缝合固定;如导管脱出,判断导管是否还在血管内,如导管前端仍在血管内,皮肤穿刺处又无局部感染,可严格消毒后重新置入并固定[5],如果导管前端已完全脱出血管外,则压迫穿刺点,防止大出血及局部血肿的形成;1例病人白天导管脱出,经合理护理后无大出血发生。
3.6 空气栓塞的预防 穿刺插管成功后,即时夹紧导管夹,透析前检查管路管道空气是否排尽、有无漏气;空气报警器是否正常,透析中随时检查管道连接有无漏气,随时调整空气捕捉器的液面,一般在3/4宜;透析结束空气回血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速度不能过快,及时关泵,同时用血管钳夹紧血管;若有少量空气进人循环通路内,立即置患者左侧头低足高位,一旦有大量空气进入体内,立即组织抢救[6]。
3.7 误入动脉的预防 穿刺点解剖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