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50―1978年间南京绒花手工艺人历史考察
1950―1978年间南京绒花手工艺人历史考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南京绒花历史的回顾,即对1950─1978年间南京绒花的发展状况和手工艺人进行调查,来了解作为传统手工艺的南京绒花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在合作化运动、工商业改造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下的生存状况,以求填补南京绒花历史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南京绒花;1950─1978;手工艺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51-02
绒花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绒花工艺的最早记载已无从考证,而出现簪花习俗的记载最早在秦始皇时代。①古时,人物画中也常绘有簪有花朵的女子,最为出名的当属唐代周?的《簪花仕女图》,画中仕女所簪的花使得人物更加雍容华贵。作为绒花分支的扬州绒花在唐代时已被列为贡品(当时,扬州与南京同属扬州),但无史料记载,也无文物为证。
2008年在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中,南京绒花与扬州绒花均名列其中。南京绒花艺人在2008年赵树宪②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③
最近几年,绒花逐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人们逐渐认识到南京绒花在表现民族文化深厚内涵的重大作用。在2012年新上映的电影《柳如是》中,南京绒花作为表现南京地方传统文化出现在电影中,增加了主人公的真实性,并让人们见识了一种真正的南派绒花④的气质。
南京绒花历史悠久,在当今省级非物质文化评选中又再次得到重视,对于研究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南京绒花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大放异彩。同时,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其组织、生产、销售等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本文将考察的时间段定在1950─1978年,研究这一时间段的南京绒花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一、南京绒花的历史沿革
(一)文献中的南京绒花
绒花,谐音“荣华”,有吉祥祝福之意,是用丝绒制成的假花。旧时,南京人凡有婚嫁喜事或庆祝重大节日,都有用绒花来装饰的风俗,借以祈福辟邪,增添喜庆气氛。⑤
早在很久以前便已经有簪花传统,据《中华古今注》记载,早在秦始皇时代,女子头上已有簪通草花的习俗,但是只有文字记载而没有实证证明。⑥之后,簪花习俗不断流传,不管男女老少,簪花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行为,花样也从鲜花到假花不断变化,绒花便是其中的一种用丝绒制成的假花。一直到近代,绒花一直是人们尤其是女性所青睐的极为喜欢的的装饰品。
南京绒花源于何时,已无文献记载,也无实物证明。⑦这种观点至今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考证。南京绒花工艺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具相当规模,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等地的许多商人经常到南京采购绒花工艺品。当时城内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称为“花行街”、“花市大街”,是绒花、绢花、纸花的集中销售市场。绒花是在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俗称”一事三节”)时,百姓皆簪绒花以祈福。在“一事三节”中所用的绒花题材、寓意和内容,又因事因时因人而异。
(二)南派绒花的代表――南京绒花
就绒花在全国的分布而言,绒花分为南派和北派,北派绒花是指北京、沈阳等地区的绒花,主要以制作绢花为主。南派则是指分布于南京、扬州等地的制作。江苏扬州、南京在唐代时候即指一地,同属南方绒花流派,是当时绒花制作的中心,后传到北京,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北派绒花,之后,又传回南方。在申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南京绒花和扬州绒花因历史、地理渊源合并起来,申请了“绒花制作技艺”这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树宪、杨家惠⑧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就目前现状而言,南京绒花的样式和工艺流程基本上按照原来的样式发展,依存于博物馆,和日常生活联系较少。南京绒花以绒花工作室为依托,借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通过每年一季的民俗博物馆传统手工艺展演活动向前来参观的游客演示绒花的制作流程,使前来参观的人士了解绒花相关工艺以扩大南京绒花的影响力。除了演示相关工艺流程外,还进行成品绒花的销售。而扬州绒花的样式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样式,还包括了一些适合出口的符合国外需求的产品,如圣诞老人系列,但是艺术质量大大不如从前,材料也用人造丝代替了蚕丝。这种产业在当今社会有利于保障传统手工艺继承人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流传。但是,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南京的工艺传承仍面临手工艺继承人缺失的问题。
二、1950─1978年间南京绒花传承艺人的考察
建国前,从事南京绒花的著名业户有吴长泉、金拐子、童老二、马拾房及朱氏、杨氏。新中国建设初期,政府相继恢复了周家凤、任德富、王永禄、王家泰等人的工作,重新开始从事绒花的制作。其中仅王家泰是扬州绒花的手工艺人,来自于绒花世家。其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房全包装修报价表清单EXCEL模板(完整版).xls VIP
- 新疆大学2025年研究生复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doc
-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笔记.doc VIP
- 《领导和领导力》课件.ppt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docx VIP
- 【公开课课件】Unit5Poem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套】.doc VIP
-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模块整合.ppt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1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