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HPV感染联合细胞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doc

HPV感染联合细胞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PV感染联合细胞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

HPV感染联合细胞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检测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情况, 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相关性, 联合细胞DNA检测, 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准确率。方法 100例宫颈癌患者HPV及DNA检测情况, 石蜡切片对比分析, 结果 HPV感染联合细胞DNA检测确诊99例, 确诊率为99%。结论 HPV感染联合细胞DNA倍体分析应用于宫颈癌筛查, 可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明确病因,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HPV感染;细胞DNA倍体;宫颈癌筛查;临床应用 近年来,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 发病年龄提前, 人们对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它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 没有持续高危HPV感染, 没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1 HPV感染方式 在宫颈癌的病因学上, 几乎所有宫颈癌都是由15种致癌性HPV病毒引发的持续性感染, 有必要了解一下HPV病毒的基本知识和它的感染方式。HPV病毒是很小的双链DNA病毒, 在细胞核内复制, 有20面衣壳, 其感染方式有两种。 1. 1 允许性感染:病毒DNA游离于细胞中, 并能自我复制。此种感染方式不会致癌, 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1. 2 整合性感染, 病毒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 根据病毒自我复制的活跃程度, 又分为以下两种。 1. 2. 1 潜伏感染:病毒不发生独立的自我复制, 仅在宿主细胞分裂时和宿主DNA一起复制, 因此拷贝极低, 虽然可以长期存在, 但常常检测不到病毒的存在, 对宿主的危害性也很小, 即使在一定的情况下如老年女性绝经后免疫功能下降, 又重新进入活跃复制状态, 现在, 研究表明, 危害性不大。 1. 2. 2 病毒活跃复制, 能够产生新的完整病毒颗粒, HPV的DNA具有两个编码区, 分别产生两种蛋白, 一类为早期基因区, 位于整个鳞状上皮分化早期如基底细胞内, 共有E1~E2, E4~E7, 6个早期蛋白, 需要了解的的主要有①E4蛋白, 虽然从基底层开始就能产生, 但在鳞状上皮细胞分化较好, 出现鳞化时产生的量达到最多, 此蛋白的功能是分解破坏细胞角蛋白网, 产生挖空细胞的外观, 因此, 真正典型挖空细胞只出现在整个鳞状上皮已经开始明显分化的中表层内。②E6和E7蛋白, 是病毒的癌基因, 是HPV能够致癌的罪魁祸首, E6通过与野生型P53结合, 促使其降解, E7能够结合Rb基因, 并抑制其活性。在它们二者的共同作用下, 使细胞宛如一辆失控的车辆, 在细胞周期内一路狂奔, 不断复制, 同时丧失分化能力, 这就是HPV致癌的根本原因。CE2蛋白, 能够抑制E6, E7的功能, 制约两种蛋白发挥作用, 不让它们过分扰乱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 让宿主细胞继续保留分化、成熟的能力, 以保证衣壳蛋白的供应和完整子代病毒颗粒的产生。因此, HPV感染人体后, 如果E2和E6/E7的相互制约能够达到平衡, 宿主细胞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和破坏, 但依然能够分化和成熟, 此时, 患者表现为湿疣, 一旦发生整合感染, E2失去功能, 宿主细胞过度增殖, 就会产生癌前病变, 甚至最终发展为癌。HPV16多见于宫颈鳞状细胞癌, HPV18见于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1]。 2 细胞DNA检测 如果HPV(+), 阴道镜活检, 发现病变相应治疗, 未发现病变, 锥切, HPV(-), 每半年一次, 直至正常, 然后每年一次, 一旦发现异常, 立即进行阴道镜活检, 而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是通过对细胞核内遗传物质DNA倍体定量检测, 判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在细胞恶变过程中, 遗传物质DNA含量早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通过评价细胞核各参数改变的程度, 对于肿瘤预后进行判断, 指导肿瘤的治疗, 是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工具。 每一种正常细胞的体细胞核内均有23对染色体, 只有增殖期的细胞才会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加倍, 但在生理状态下, 人体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静止期, DNA含量相对恒定, 当致癌因素早期作用于细胞时, 细胞核内DNA结构和含量发生改变, 最终发展为细胞形态异常和恶性增殖。因此, 细胞DNA定量分析可通过测量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 在细胞形态不明显前即可检测出病变细胞, 实现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癌症是一种染色体疾病, 致癌物质、罕见的遗传病症及偶发的有丝分裂错误都是通过产生非整倍体引发肿瘤的, 非整倍体以千计的基因和它们编码的蛋白处于失衡状态, 为细胞发展成更严重的非整倍体创造了条件。不过, 从非整倍体早期发展成恶性肿瘤需要较长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 医生可见从容的进行检测和实施外科手术。在癌症早期, 还可以通过检查非整倍体来区分恶性肿瘤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