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伤寒论》石膏临床药证探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石膏临床药证探微

《伤寒论》石膏临床药证探微   [摘要] 石膏主治烦渴喜饮,恶热多汗,舌面干燥,脉洪大,浮滑等燥热症。《伤寒论》中应用石膏的方剂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等。本资料仅从张仲景对石膏的运用试作探讨,并列举病例进行分析,以窥其学术思想之一斑。 [关键词] 石膏药证;燥热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05-02 石膏是一种矿物药,是天然层积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矿石。石膏色白,质重,纵断面细纹短密如细针,有光泽,碎之可看出透明的结晶。主产地有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甘肃等地,以湖北应城及安徽凤阳产的最有名。《伤寒论》一直以来被历家医家将其奉为“圭臬”系,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药名著。石膏为传统的清热药,在《伤寒论》中用石膏及其类方来退热、除燥,石膏主治烦渴喜饮,恶热多汗,舌面干燥,脉洪大,浮滑等燥热症[1]。本研究探讨《伤寒论》中应用石膏的方剂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青龙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等的对应病症及典型病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石膏药证:指患者出现口舌干燥为症状的病症,这种燥热症常见于急性发热性病症,也可见于慢性病或者过敏性疾患中[2]。细说石膏的效能,有以下几点:(1)治疗大汗;(2)不恶寒反恶热的发烧,患者烦躁不安,口渴,脉滑或洪大。 1 大青龙汤 笔者于2009年师从70多岁的佛山市名老中医李志苏主任。李志苏主任于2009年12月2日接诊1例甲流患者,发热40.5℃,经西药常规退热抗病毒处理效果不显。咳嗽有黄痰,口干烦渴,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红苔黄,脉洪大。方用大青龙汤加减。麻黄12 g,桂枝6 g,石膏60 g,杏仁6 g,甘草6 g,大枣3 g,生姜3片,服1剂后3 h烧退,后予大青龙汤加上青蒿15 g,黄芩15 g,玄参20 g,竹叶石膏汤3 d后痊愈。 大青龙汤主要针对脉滑数,或浮大,或如洪水。对于脉微细者不宜用。《伤寒论》中大青龙汤主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第38条)。大青龙证之烦躁无汗,热兼肌里[3]。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的功效。风寒束表,卫阳被遏则恶寒发热;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大寒,恐内热顿除,而表寒不解,变为寒中而挟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备麻黄。解肌兼发汗,而取义于青龙者,龙升而云兴,云兴而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观仲景制方之义,本是桂枝、麻黄二汤合用,但因芍药酸收,为兴龙致雨所不宜,故易以石膏之辛甘大寒。辛以散风、甘以散寒,寒以胜热,一药而三善俱备,且能助青龙升腾之势。方中石膏辛甘微寒,辛甘可以祛寒,而甘寒反佐麻、桂之辛热,清热除烦。少阴证者,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2 白虎汤 患者,男,32岁,高热,嗜睡伴呕吐3 d无好转入院,会诊时体温高达40.5℃,口渴,大汗,汗出沾衣,嗜睡状,肢体抽搐,瞳仁等大等圆,颈硬,腰穿脑脊液压力高,色清亮,镜检:白细胞3×109/L,淋巴39%,周围血白细胞数及中性增高,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白虎汤大清阳明暑热,方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100 g,甘草10 g,粳米12 g,知母10 g,金银花10 g,大青叶10 g,钩藤10 g,全蝎5 g,分两次服,连服2剂后休温下降至39℃,神转清,但仍嗜睡,又服两剂后患者神清,体温下降38℃以下,无抽搐,神志清楚,后以竹叶石青汤化裁清其余热,痊愈出院。 白虎汤中,石膏用以治疗“自汗出”(219条),所谓“自汗出”是指汗出量多,或反复出汗;患者恶热,烦躁不安强烈扣渴,脉滑或洪大。如果“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则不可与白虎汤”(70条)。即如果患者不是石膏药证的体质、辨证不适合,则少量均可引起腹泻等副作用[4]。 伤寒论“有是证,用是药”,石膏有独自的药证特点:石膏所治的多汗,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不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浮肿、面色黄;石膏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烦渴感和身热感。简单地说,黄芪治汗出而肿,石膏治汗出而渴。黄芪的汗出不烦,石膏的汗出必烦。此外,石膏所治的多汗,与桂枝所治疗的多汗也不同。桂枝所治的多汗多伴有心悸、腹痛等,是汗出而恸悸,而且两者在脉象上有明显的区别,石膏证脉滑而数,桂枝证脉缓而迟。 3 白虎加人参汤 患者,男,52岁,工人,初诊患者口干舌燥,烦渴欲饮,饥不择食,溺出频频已3个月,加重半月,在其他医院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维生素类西药,疗效不佳,转我院检诊。刻诊:神志清楚,形休消瘦,饮水重每日约8000 mL,尿量每日约7000 mL。双下肢有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