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左传》中古代饮食制度文化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左传》中古代饮食制度文化探究

《左传》中古代饮食制度文化探究   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话题,从古代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礼仪早已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在饮食上有着深远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这些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面貌,通过对《左传》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那个时代的饮食制度文化。本篇论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梦生撰写的《左传译注》为研究材料,节选了隐公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共255年的历史进行探究分析。论文所选的历史时期处于春秋初期,阶级制度还是有较强的约束力,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的探究,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奴隶社会的饮食制度文化。 一、饮食内容上的阶级差异 (一)不同阶级的饮食各不相同 从饮食的内容来看,我国古代各阶级的日常食品各有限制,而且各阶级不相同。 《左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肉食者,或食肉者,指做官有俸禄的人。春秋时,肉类是珍贵的食品,只有在重要庆典时才可以享用,除了天子以及王室贵族以外,一般人家不常食肉,而且食肉有老、少、贵、贱之别。所以“肉食者”后来演变成为贵族阶级的代名词,而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吃肉菜。 贵族食用的肉类繁多,春秋时有“六畜”、“六禽”、“六兽”之说。“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六禽”包括雁、鹑、鸠、雉、鸽、?;“六兽”为麋、鹿、熊、野猪、野兔、?。这些肉食均由专门负责贵族饮食的食官供给,专给天子、贵族食用。 春秋时期,从天子到平民都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饮食结构。各阶层都有规定的饮食内容,不同等级、不同场合食物种类各不相同。古代的饮食等级的差异性,在食具规格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比如,鼎是饮食器具,在殷周时期更是权力、等级的象征,被统治者用以“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左传“九鼎”也就成了天子地位的代名词。①国家政治威权的象征用鼎来表现,权力等级的高低用鼎来区分,体现了饮食的差异性。而平民的饮食结构极为简单,仅为饮――食而已,如孟子所云:”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二)贵族的特殊饮食――胙 天子祭祀后,会把祭祀用的肉赐给参与祭祀的诸侯,而贵族以食胙为荣,彰显其尊贵地位。 《左传“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 胙,指祭祀用的酒肉。天子祭祀文王和武王,赐给伯舅胙肉,齐桓公准备下阶跪拜接受。胙肉在古代只有同姓诸侯才有权享有,地位显贵的诸侯才会得到君王赏赐的胙肉。当时中原受到戎狄等部落的侵扰,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历史上被评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受到周天子赏赐,周王赏赐胙肉,以显示对他的赏识和宠爱。 凡是祭祀的食物都被视为福胙而被祭祀者们享用。国君通过以祭社稷宗庙之肉一一?、胙赐予同姓之诸侯,与之同福禄,来强化兄弟邦国间的亲密关系,通过与族人宴食、行饮酒之礼,可以强化亲情,融洽家族,亲密兄弟关系。②同时加强君王与诸侯之间的沟通,调整和融洽人际关系。 (三)平民有献时鲜食物的义务,从食官到平民皆为统治者的饮食服务。贵族或主人是不劳而美食,不劳而美衣,坐享其成的一种特权阶级 《左传成公十年》:“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馈人指主饮食的官。甸人是古代的官职,主要负责田野之事及公族的死刑。杜预注:“甸人,主为公田者。”奴隶制社会时期,田地为君王一个人所有,并设有专门替君主管理土地的田官,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对这种制度形象的描述。奴隶在公田集体劳作,粮食收割后要上交君王,农民只能留下一小部分来维持生计。 春秋时食官制度已经构成完整的体系。食官都有专门的职责,专门为统治者的饮食服务。 甸师是职掌粮食作物种植的职官,提供黍、稻、粱等谷物类烹饪原料;兽人、牛人、羊人、鸡人是掌管田猎和畜牧养殖业的职官,提供禽兽肉类烹饪原料;渔人、鳖人、川衡是职掌渔业水产的职官,提供鱼、鳖、蚌、蛤类烹饪原料;场人、泽虞职掌场圃与泽地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瓜果蔬菜类烹饪原料。③这些记载,展示了先秦社会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同时也可以看出统治者奢华的饮食,与平民构成鲜明的对比。 二、食物上的往来 (一)对于饥饿或缺粮的人、国家,有食者以食相赠,体现了礼仪、仁义的思想 《左传“宋公子鲍礼于国人,宋饥,竭其栗而贷之。” 贷是施予、给予的意思。宋国遇到饥荒,宋公子鲍把食物赠给百姓来渡过荒年。公子鲍是宋昭公的庶弟,后来即位为文公。他喜欢济贫救急,在当时以仁德著称,受到人民的敬仰,体现了贤者以仁为本、仁者爱人的高尚品质。 (二)赐食及送礼现象 《左传“秋,哀姜至。公使宗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