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师说》、《进学解》对语文教育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说》、《进学解》对语文教育启示

《师说》、《进学解》对语文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封秋莹(1991-),女,汉族,江苏省泰兴人,教育学硕士,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何莹(1991-)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教育学硕士,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摘 要:《师说》、《进学解》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的经典作品,两篇文章作为姐妹篇,内容充实、与古为新,蕴藏深厚文学研究价值的同时,更对语文教育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文章主要从新时期语文教育研究的角度,分析韩愈的这两篇经典文章,对于中国语文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师说;进学解;语文教育 对语文教育内容的启示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作者在《师说》中强调了“传其道”的重要作用,虽然作者所说之“道”与我们今天的“道”有很大差距,这与时代的变迁有关,但这与我们如今继承发扬语文学习中学习文字所蕴含的道理并不矛盾。此外,所谓“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绝对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连“句读”都不懂,更加不可能顺应时代潮流,语文教师应该将学生从小抓起,识其“句读”,我们的学生将来才能“明其道”。 《进学解》说到“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这段话是说《周诰》、《殷盘》文字艰涩,不易读懂,《春秋》的褒贬严明谨慎,《左传》释经,浮夸虚大,《易》的变化很奇但有法则,《诗》的义理很正,词句华丽。到了《庄子》、《离骚》、《史记》、《汉书》所记,扬雄和司马相如的曲调虽然不同,但工力却是相等的。如果能够掌握这些文章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韩愈在评价如何学习这些著作的时候,更是在告诉学生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儒家经典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对我们,尤其是接受高等语文教育的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对于语文教育目的的启示 《师说》提到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这从一方面说明学生受教育的目的是明其“道”、胸中无“惑”。语文的“道”既包含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包含我们对于文字内涵理解赏析的能力。“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专长都各不相同,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语文能力方面的特长,但是必须要有正常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教育需要在语文方面有专门特长的人来教导,然后培养出能够学会“语文”的人。 《进学解》第三段“夫大木为?,细木为桷”,即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那么语文教育的目的自然具有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各种学科教育理应各司其职。语文就是语文,不能与数学、政治等其他混为一谈。语文教育目的的重点也应该是学会“语文”。“抵排异端,攘反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在今天,很多人忽略语文的教育,一味看重所谓“数理化”的实用性和外语的有利作用。而我们同样应该通过语文教育,将语文提高本来的地位提高上去,为语文“正名”。 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师说》主要就是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学生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责,自然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极大的启示。语文教师理应打破传统封建权威的师生关系,做好“传到授业解惑”的职责,小学语文教师重“句读”,高等语文教师重在“道”。韩愈的观点也是在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即“传道、授业、解惑”,在各个阶段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关注并充分引导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同时,教师也要“好为人师”,“不耻下问”,不能被世俗压制住求学进步的机会。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晨”说明时间之早,《进学解》强调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勤”。尤其是语文教师,比如在早晨监督学生“早读”,阅读范文,多读才能有进步。同时,教师也需要博览群书,在当时社会,教师对于《庄子》、《离骚》、《史记》、《汉书》等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现代教师在阅读、理解经典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与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讲话,学生反驳,教师继续讲道理,这种对话式教学也应该对语文教师有所启示,上课不能满堂灌,不能遏制学生的思想。语文新课程改革对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的反思之一,就是教师灌输太多,很多课文讲解都是在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师拼命灌输术语、作者思想、文章的教育意义,忽略学生的感悟。然而,教师的教并不等于学生的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学”。 对于语文教育对象的启示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强调学生要学会与他人为师。“李氏子蟠,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