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淮南子》鬼神观理性精神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南子》鬼神观理性精神探究

《淮南子》鬼神观理性精神探究   [摘 要]在继承先秦道家以事物本身解释自然的宇宙观的基础上,《淮南子》将人的生死置于宇宙变化过程之中,从气自然而然之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包括人)的产生,排除了神创论的目的说和意志说,否定了“人死为鬼”的观点。《淮南子》还借助理智判断和逻辑分析阐明了世俗鬼神观产生的原因。它从自然主义和认识论的角度否定鬼神存在,又从祭祀仪式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实用价值为鬼神存在留下必要空间,认为祭祀鬼神的仪式是为了达到人的德性完善、社会公正、国家安定、人民富足。《淮南子》鬼神观对当今人们处理科学、信仰与迷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淮南子;鬼神观;理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3.008 鬼神观是人们对鬼神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一般认为,承认鬼神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否认鬼神存在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会遮蔽问题产生的历史情景和现实境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淮南子》是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其中蕴含着秦汉时期人们对鬼神问题的深刻思考。目前学界尚未见到对《淮南子》鬼神观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拟从理性精神视角对《淮南子》的鬼神观进行研究,希望对当今人们处理科学、信仰与迷信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淮南子》鬼神观的科学理性精神 科学理性精神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并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近代意义的科学虽产生于西方,但科学理性精神在我国古代久已有之。先秦道家开创了以事物本来面目解释自然的先河。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夫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庄子“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生万物,纯任自然,大化流行,物各自成,没有任何外在目的和神意。但老子、庄子的“道”体乃抽象、玄虚之论。《淮南子》继承老子、庄子自然主义宇宙观,认为“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淮南子“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日照其昼,月照其夜,列星朗,阴阳化,非有为也,正其道而物自然”(《淮南子“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宇宙的演化以及万物的生灭都是“道”自然而然的展开过程,不具有任何精神性或情感特征。但《淮南子》的本原之“道”逐步脱离老子、庄子道体的虚无特色,有了实体化的特征。《淮南子》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转化为“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淮南子“道生一”表明宇宙原初未分化的元气是由虚无的“道”产生的,但是老子并没有阐明“道生一”的内在机制。“道曰规始于一”中的“一”指气没有分化之前的状态,“规”即未分化的气在运动中所呈现的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力量,此种力量导致一气开始分化为阴阳之气,阴气、阳气在相互激荡中达到和谐状态,从而产生万物。这说明从宇宙产生的始源来看,气中含道,道在气中,道与气是不即不离的。《淮南子》的本原之“道”逐步向气转化、落实,它从物质性的气解释宇宙万物的创生,这是对老子宇宙观的丰富和发展,也体现了无神论思想。 基于无神论思想,《淮南子》将人的生死置于宇宙变化过程中,认为:“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漠闵,江 页?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淮南子,即“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淮南子解释宇宙万物(包括人)的产生,排除了任何神创的目的和意志。人死亡之后,重新返归自然而变化为其他物质,从而否定了“人死为鬼”的观点,这种彻底的无神论思想体现了《淮南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理性精神。 但在世俗生活中,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鬼神观念呢?《淮南子》以科学态度分析了原因。首先,当人们神志有问题时容易产生鬼神观念。《淮南子?论训》云:“怯者夜见立表,以为鬼也。惧掩其气也。”而若人“心平志易,精神内守,物莫足以惑之”。也即人在精神恍惚、神经错乱时易把某种事物或现象误认为鬼神,其实真正的鬼神并不存在。其次,鬼神观念乃人们认识能力局限性所致。《淮南子“鬼神之貌不著于目。”《淮南子?论训》:“山出枭阳,水生罔象,木生毕方,井生坟羊,人怪之,闻见鲜而识物浅也。”鬼魅无形无象,不能通过人的感官察知,人们常常将其所遇到的难以解释的奇物异象误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