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在心中》三位一体叙事策略解读
《美国在心中》三位一体叙事策略解读 摘要:《美国在心中》是著名的菲律宾裔美国多产作家卡洛斯
关键词:《美国在心中》 自传 叙事策略
《美国在心中》 (Amerca Is in the Heart: A Personal History,1946) 是菲律宾裔美国多产作家卡洛斯 (Carlos Bulosan, 1913-1956) 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被称作亚裔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曾被《展望》杂志称赞为美国最重要的50本作品之一。这部小说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描写了传主从5岁到29岁在家乡菲律宾痛苦不堪的童年经历以及在美国西部各州做流动劳工的严酷生活,并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参与的政治生活和他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一名作家的坎坷经历。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生平经历为蓝本,让读者从广阔的角度了解到了20世纪30年代菲律宾劳工的生存惨状。其叙事策略可划分为三方面:精神化、政治化和理念化。三者彼此渗透,三位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部对作者自身经历过的苦难之追忆,可纳入成长小说的模式。
一、传记、自传与叙事策略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对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传记作品通过大量的资料来源、丰富的叙事策略与深邃的洞察力多角度地展示出人物在不同阶段的经历与生活。
自传隶属于传记这种文学形式。它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形象化的方法将自己的历史背景、精神风貌以及生活经历――出生或死亡、教育、抱负、矛盾、环境、工作、人际关系等,融入一部具有独特生命力但又反射出真实生活的作品之中。
自传作者需要采用一定的叙事策略将他要描写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缺乏合理的叙述模式,自传事实就如同深埋在地底下的黄金一样,无法真正进入读者的内心,更谈不上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我们需要记录和呈现的是具有附加意义的事实,是将构建的历史事实、传记事实和自传事实这种事实的三维性做到水乳交融,自成一体。由于书写传记的目的不同,对叙事策略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通过对传记作品内在的写作目标和叙事方法的分析可以发现,多数传记或自传作品的叙事具有合理性和共同特性。研究传记作品的叙事策略对提高传记写作水平、深化阅读传记思想以及研究各种传记作品都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二、《美国在心中》中的叙事策略之精神化
(一)精神化
一般而言,自传作者决定书写自传的首要目的在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或某些重要的生命片段做一次总结。传主通常以自我为轴,采用纵横双链条的模式对自身的故事进行记录:纵向记录描述事件的发展,将自我成长展现在读者面前;横向记录则通过对周围的环境和动机描述,呈现经历的意义性。这个过程可视为主人公各种情绪、记忆、微小痛苦和巨大喜悦的多角度结合,在自传的叙述中是作者想要外化其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传主精神生活的客观性和具体性就体现在最终记录的文字上。从叙事学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人想要书写自传的内在因素和根本原因。
(二)《美国在心中》的叙事精神化
自传体小说《美国在心中》将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布洛桑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描述了美国对菲律宾长达48年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人民带来的迫害和痛苦。这是一本作者在菲律宾和美国两地生活的记录,是一部具有深刻时代烙印的发声体,表达了布洛桑想要颠覆主流话语的压迫和统治,重建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强烈诉求。
作品从布洛桑在菲律宾的童年生活开始讲述,他出生在菲律宾北部吕宋岛的一个小村庄。由于家境贫困,兄弟姐妹众多,布洛桑从5岁起就要在农场上帮助父亲务农。他的母亲则在一个名叫Banalonan的小镇上靠卖咸鱼、蔬菜和其他物品为生。布洛桑是家中的第五个儿子,在他出生之前,他的一些哥哥们就远走他乡。因此,在邻村读高中的三哥马卡里奥就成了全家人的骄傲和希望。家里人都盼望着他毕业之后教书养活全家,改变目前的困境,便省吃俭用,不顾一切地供他读书。但事与愿违,马卡里奥因为一个女人丢掉了教职,全家再度陷入一片黑暗。13岁的布洛桑告别父母,独自闯荡,但仍旧经常食不果腹,度日艰难。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对于布洛桑来说根本就是海市蜃楼。没有哈哈大笑的童稚,没有学校可以读书,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只有不断的辛勤劳作和无休止的牺牲。他渴望像三哥马卡里奥那样读书学习,但周围的环境让他觉得这一切都只是天方夜谭。取而代之的生活被干农活、卖盐巴、修公路、做家仆、当渔夫的艰难和困苦包围。父亲将家里最后一公顷养活了布洛桑几代人的土地抵押来供三哥读书,但马卡里奥失业后土地再也赎不回来了,父亲一蹶不振,全家陷入绝境。布洛桑内心深处的底层农民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逐步得到了觉醒,逃遁和变革的种子在他身上生根发芽。
带着对美国梦的美好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he symbolism in The Egg《鸡蛋》中象征意义.doc
- those后接定语六种类型.doc
- Three―Dimensional Path of Cultivating Belief in Marx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doc
- Top 10 World’s Best Countries to Live in世界上最适宜居住10个国家.doc
- TQM思想指导下港口设备管理.doc
- TRAIL、c―FLIP在大肠癌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和意义.doc
- TRIZ理论在提高转炉出钢口寿命解决方案中应用.doc
- TRPV1和中药止痛作用探究进展.doc
- TPM管理和其在港口企业推行几点看法.doc
- TPCA SHOW 2012十月将登场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