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往事》跨文化叙事探究
《美国往事》跨文化叙事探究 [摘要]《美国往事》完美地呈现了一个欧洲导演眼中的美国景观,视角独特:是一部用欧洲文化“悲悯”意味所编写的一部“成人寓言”。作为一名意大利导演,莱昂内在《美国往事》中自觉地用西方传统文化对美国文化进行了对比观照,这使得他的影像内容与影像风格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美国文化的新革命,体现出了一种深切的欧洲人文主义关怀的同时也对日渐变异的美国文化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美国文化在展露其积极进取的一面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残忍与变异。
[关键词]《美国往事》;莱昂内;美国文化
塞尔乔“意大利西部片”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言人。他一生都对美国的历史文化充满兴趣:早先他用《镖客三部曲》完整地过滤了美国历史;到了《西部往事》,他开始用美国西部片里走出来的一些人物描写“一个世界的开始与终结”。作为他最经典的影片,《美国往事》实现了跨文化叙事,以一个欧洲人的眼光客观、公正而又深刻地观察和反映了美国社会。《美国往事》一方面华美、优雅得如同芭蕾舞一般轻盈,另一方面又如同特洛伊战争一般血腥,充满欲望、忠诚、背叛和内心痛苦,渗透了17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与对美国文化精神的深刻剖析。这不仅是导演对美国20世纪20~60年代社会生活的回顾,也是对美国社会弊端的思考和探源。
一、《美国往事》的叙事逻辑
《美国往事》是由大卫7名编剧来改编剧本,影片的整个准备工作长达16年,为拍这部电影甚至谢绝了执导《教父》的机会。他见了很多犹太人或意大利人,妓女和黑手党人都把他当成同路人或告解者:“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在我们面前电影化这些故事,而我呢,我就是听着。因此我才能看见一个犹太街区。我沉浸在这些故事里以便让我变形为一个真正的纽约犹太人。”①
影片不断用“闪回”和倒叙来叙事,时空交错,结构复杂。但其内在的叙事逻辑却十分清晰与独特。《美国往事》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但是仍然保持了原作第一人称的自知叙事,影片绝大多数场景是以路特斯的现场亲身经历,来还原整个故事情节,通过1968年路特斯回到纽约之后,触景生情,对自己流逝的人生岁月进行追忆,从而将观众带入到故事情节中。
对于路特斯而言,好友麦克西的死是这段回忆中最锥心蚀骨的痛――他一直认为,在35年之前,由于他的“叛变”,导致了麦克西和其他两个兄弟的惨死。往事不堪回首,多年前的那场血腥之夜让路特斯一直生活在记忆中的枪林弹雨里无法自拔。伤痛之余,他选择了自我放逐,浪迹他乡。35年之后,鬓发苍苍的路特斯收到了一封来自纽约的神秘信件,这封信使路特斯多年来日渐平复的内心再次掀起了波澜,它勾起了过去罪恶的记忆,也将揭开沉埋多年的谜底。因此年老的路特斯在片刻的怅惘之后又回归了平静,在他看来,这封信无非只是一个延宕得太久的惩罚的降临。他以为这封信只是一种迟来的报复,而他也坦然地准备接受这种报复。因此,他毅然地回到了纽约。惩罚确乎降临了,却不是路特斯可能想象到的任何一种形式。但无疑却是一种最严酷的形式:多年后他终于辗转明白,背负了35年的愧疚,毕生忠于和维护的那个兄弟,原来欺骗了他35年;他最心爱的姑娘,最终投入了自己“生死兄弟”的怀抱。这种迟来的真相颠覆了路特斯的全部记忆,改写了他的过去,使他过去的生命意义被呈现为了一个悲惨的笑料。
此外,影片通过片段截取,将路特斯的人生回忆进行了展示,而叙事人选择把叙事重点集中在了1921年和1933年这两段岁月里,略去了路特斯年少时的铁窗生涯和成年后的流亡经历。换言之,影片刻意把路特斯和麦克西的共度作为叙事的前提,从而让主角路特斯的记忆全都围绕着配角麦克西。因此,这是一个关于路特斯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麦克西的故事。影片在叙事层面上表明了这是一个有着明暗线的双螺旋结构。作为叙事明线的路特斯被叙述为一个忠义男儿:侠肝义胆、义薄云天;而作为叙事暗线的麦克西被叙述为一个无耻之徒:老谋深算、阴险狡诈。在这里,莱昂内无心探讨是非善恶、大是大非。他只想以一个外来者的眼光来表达他对美国精神、美国传奇的一种质疑。实际上,正是那个无耻之徒麦克西,而不是路特斯,成就了一个美式传奇:一个来自贫民窟的小混混,逐渐成为黑帮老大,转而“漂白”身世,进入主流社会,占据财富,加官晋爵,并拥有了少年、青年时代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娘。而路特斯却只能一无所有。成王败寇,适者生存。没有任何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信奉这一条定律了。在这里,正是路特斯、麦克西所呈现的关于忠义男儿与无耻之徒的正反写照在讽刺了美国文化荒诞与无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莱昂内对“美国梦”进行的反思:梦想可能吞噬情感,欲望也足以淹没人性。
二、路特斯:美国文化的适应者
美国文化实质上是根植于移民文化之中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流动式的文化融入,让个人价值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同时,随着美国独立后经济的深度开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he symbolism in The Egg《鸡蛋》中象征意义.doc
- those后接定语六种类型.doc
- Three―Dimensional Path of Cultivating Belief in Marx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doc
- Top 10 World’s Best Countries to Live in世界上最适宜居住10个国家.doc
- TQM思想指导下港口设备管理.doc
- TRAIL、c―FLIP在大肠癌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和意义.doc
- TRIZ理论在提高转炉出钢口寿命解决方案中应用.doc
- TRPV1和中药止痛作用探究进展.doc
- TPM管理和其在港口企业推行几点看法.doc
- TPCA SHOW 2012十月将登场等.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