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现象探究
《聊斋志异》中死而复生现象探究 摘 要: 蒲松龄编写的《聊斋志异》,其中有关死而复生的故事就有60余篇。这些故事创造的渊源主要根据蒲松龄的生存环境和地域背景,其所创作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生老病死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并发表一定的个人想法。当然,这一创造对当时跌入谷底的小说界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尤其是死而复生的大量故事情节,更是丰富了故事内涵。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死而复生 现象研究
所谓死而复生,就是人死后的灵魂出窍,但是,还会因为某种原因使其死者的灵魂回归肉体,这就是死而复生所表现出的现象。蒲松龄编著的《聊斋志异》在讲述死而复生时,往往都是针对那些生前积德、死后借尸还魂现象进行的描写。虽然相关学者对其进行过一番研究,但没有从根本上研究透彻,下面针对《聊斋志异》死而复生的现象进行简要研究,从而探讨出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化意义和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聊斋志异》故事描述的特点
蒲松龄编写的这部作品,极具魅力,当然,这种类型的小说,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其数量、内容的丰富性,在对其故事进行讲述时,更是有着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作者所采用的死而复生的手法,不仅可以迫使广大人民积极面对生老病死的情况,还能够让读者在故事的描述过程中根据人物的相关故事体会到其中所表现出的扑朔迷离。这些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基本是这样描述的:男女主人公由于机缘巧合认识,由于命中注定而相爱,其中可能会遇到横刀夺爱的人类或者非人类,男主人公为了和相爱的女主人公在一起,不惜放弃生命,而女主人公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宁死不屈,直到双方纷纷死亡。当一切困难都战胜之后,他们都死而复生,最终百年好合。这样的故事描述在《聊斋志异》中表现较多,比如《连城》、《阿宝》等。
当然,除了爱情外就是复仇式的故事描述,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主人公家财万贯,但是由于某人贪图其钱财,与主人公发生冲突并要致人于死命,主人公为了讨回公道不幸身亡,但最后又因为仇恨复活杀死敌人,重获生命。爱情、复仇是所有人多多少少存在的感情,因此,蒲松龄所著小说中所蕴含的死而复生的相关内涵,增强了其内容的丰富性,让所述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阐释出其真实生活。
2.在描述死而复生的故事时,蒲松龄貌似比较偏爱夜晚这个时间段,将其所得意的死而复生安置在这一个时间段,根据天气的突然变化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比如:乌云滚滚,天昏地暗之时,就有人开始死而复生了。这样的时间段正好可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态,只有在夜晚所存在的悲愤和孤寂,才能够更好地描述。因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蒲松龄的孤独寂寞。
在对有些故事进行描述时,蒲松龄一般都采用倒叙手法。这类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主人公明明已经死了,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直到最后的灵魂出窍,还到那所谓的阴曹地府走了一遭,死而复生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已经死过一次,现在是死而复生。同时,《聊斋志异》中所表现出的死而复生太过于突然,让人一时间无法接受,毕竟这样的变化太快,原本还在木棺里的人一下子出来,难免会吓到很多人。当然,其中也存在事先就已经为死而复生埋下伏笔的故事情节,但是,这只是极个别的故事描述。由这样的表现手法不难看出作者对生老病死的另一种看法。
3.在描述故事时,往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假死而又复生。所谓假死也就是故事中的人物由于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昏迷或者暂时性的休克,一段时间之后又逐渐苏醒。这种假死在医学上来说非常不科学、没有依据,一旦人们陷入极度昏迷,就不能对其进行准确判断是否已经死亡。所以,有的时候会将暂时性的休克和昏迷不醒的人确认为死亡。因此,这种相对来说比较科幻性的情况经常出现在小说中,为的是很好地表现出该故事的相关情节,突出其主题。
二、《聊斋志异》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在蒲松龄所创作的这部小说中,虽然死而复生的故事很多,却蕴含非常深刻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聊斋志异》中所表现的死而复生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孤单和愤怒。在蒲松龄的小说中,对死而复生的相关描写主要体现了其对人类的因果报应。蒲松龄有着远大抱负,但是这种怀才不遇的命运却激起了他的不满情绪,然而,他一直相信的就是命运的公平性。因此,他在小说中用这种因果报应表达不满,这样的描述,成为小说中死而复生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作者在小说中还经常地引入说教内容,显示出对人的规劝,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其作品关于人性道德的一些感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死而复生的描述还揭露了一系列社会现实。正所谓阴阳相隔,它们之间本来就没有任何关系,蒲松龄作品中的故事人物,人类的死而复生让其对阴间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并将其获取的知识传达给阳世。因此,这种不同程度上的死而复生成了揭露社会腐败的一种媒介。其小说中经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hree―Dimensional Path of Cultivating Belief in Marx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doc
- Top 10 World’s Best Countries to Live in世界上最适宜居住10个国家.doc
- TQM思想指导下港口设备管理.doc
- TRAIL、c―FLIP在大肠癌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和意义.doc
- TRIZ理论在提高转炉出钢口寿命解决方案中应用.doc
- TRPV1和中药止痛作用探究进展.doc
- TPM管理和其在港口企业推行几点看法.doc
- TPCA SHOW 2012十月将登场等.doc
- TSI系统轴承振动大引起机组跳闸故障研究和处理.doc
- UF―1000i尿液研究仪在细菌筛检临床应用.doc
最近下载
- 机械维修工岗位技能培训.ppt
- 中国电影史-第五代导演.pptx VIP
- 护理服务事业(2026-2030)五年发展规划.pdf VIP
- 大题02 化学实验综合题(分类过关)(解析版).docx
- 2020 生态环境保护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定.doc
- 【公开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VIP
- 首发原创:新能源光伏集中管控与智慧运营中心建设方案(分布式光伏集控中心).docx
-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pdf
- 高中数学_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习题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OpenStack存储管理方案Cinder与Swif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