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进展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在临床上是血管外科常见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致死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死亡率高达25%~50%,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目前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主要方法。因此了解本病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深静脉血栓诊断已无困难,首选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波,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取栓;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主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进展 1 DVT的病因学 1946年Virchow提出: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如手术后、长期卧床、骨折固定等。而外科手术和创伤是DVT最常见的诱因。另外,由于静脉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如静脉插管、血液透析、化学治疗等,DVT的发生率可达30%[1]。血栓形成后,除自动消融外,其余都将经过扩展、繁衍、机化、壁化和内膜化过程。 2 DVT 诊断方法 下肢DVT的典型表现为小腿不适,水肿,静脉曲张,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但实际上下肢DVT 的起病隐匿,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易于漏诊。故对下肢DVT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应辅以一些辅助手段[2]。 2.1下肢静脉造影 是公认的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可使下肢静脉直接显影,准确地判断有无血栓及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好侧支循环。 2.2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波 是临床上诊断下肢DVT的首选方法,其诊断准确率可达95%。不但可以显示血管的结构,还可以动态观察血流状况,显示形成的部位、范围,了解管腔阻塞程度,评价疗效,操作简便。 2.3D-二聚体含量测定 目前,多以D-二聚体400ng/m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3],也是筛查DVT的一种手段,测定结果阴性可排除DVT的诊断。 2.4CT DVT发展到PE阶段,CT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2.5磁共振静脉造影 可以鉴别新旧血栓,敏感性达90%,特异性达95%。 3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取栓两类,应根据病变类型及实际病情及病期决定。 3.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周围型及病期在3d以上的中央型和混合型及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 3.1.1一般处理 采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及局部湿热敷等措施。卧床时间一般为10d,当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缓解后,即可进行轻便活动。起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3.1.2溶栓疗法 主要用药是尿激酶、链激酶及rt-PA等。溶栓疗法分为全身或局部溶栓。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是在1w以内,对于发病7~10d的效果尚可,对于病程10~60d的患者效果较差,而超过60d的后遗症期患者基本无效[4]。 链激酶具有免疫原性,易发生过敏发应。 尿激酶由人肾小管产生,无抗原性,是目前主要使用的溶栓药物,可以直接裂解纤溶酶原肽链中的精氨酸(560)-缬氨酸(561)之间的肽链发生断裂,使无活性的单链纤溶酶原变为有活性的双链纤溶酶。双链纤溶酶是一种活性极强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它不仅可以水解循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多种凝血蛋白,而且可以溶解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其降解产物以溶解血栓。DVT患者给予100万U尿激酶联合抗凝治疗的方法安全有效,开始3d内闭塞患侧小腿静脉,穿刺患侧足背静脉注入10万U尿激酶,再给予尿激酶100万U于12h滴注完毕,能够使DVT患者患肢静脉内血栓溶解的成功率显著提高[5]。rt-PA能快速恢复血管通畅性,从而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3.1.3抗凝疗法 常用普通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肝素适用于无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肝素过敏或有肝素抗体产生时禁忌使用[4]。有文献报道使用低分子肝素、银杏达莫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普通肝素疗效确切,但其半衰期短,过度抑制凝血酶,易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比较,半衰期长,抗凝血因子Xa活性强,而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不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故出血副作用小,一成为近年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药物。银杏达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清除自由基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能使血管再通,恢复灌注,故可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合用抗凝作用增强,使疗效提高,值得推广[6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