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临床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的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8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痊愈者27例,好转者7例,无效者4例,临床治愈率为71.1%,总有效率为89.5%。结论: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眩晕症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医 辨证治疗 眩晕症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00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36-02 眩晕是由于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运动性幻觉。临床上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昏),病因较复杂。真性眩晕也称周围性或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呈阵发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转、倾倒感、堕落感,症状重,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假性眩晕又称中枢性或脑性眩晕,患者多感到外物或自身的摇晃不稳感,或左右或前后晃动,注视活动物体时,或嘈杂环境下加重。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西医通常采用病因治疗加对症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手术破坏迷路或切断前庭神经来治疗,但眩晕症症状重,易复发,故西医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是十分良好。因此,近年来中医辨证疗法逐渐成为治疗眩晕症的首选。为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的措施及临床疗效,本文特选取本院收治的38例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8例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眩晕症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为31-77岁,平均为51岁;38例患者中颈椎病者11例,高血压病者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5例,美尼尔氏综合征者4例,迷路炎者3例,前庭神经炎者3例,神经衰弱者2例,原因不明者3例。 1.2 临床表现。眩晕多为肝肾的病理变化,由风、痰、虚等因素造成,其症有挟痰、挟火、中虚、下虚,也有治胆、治胃、治肝之分[1]。①肝阳上亢型患者通常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头胀,因烦劳或恼怒头晕加重,面红,性情急躁,舌红苔薄,弦脉;②痰湿中阻型患者多表现为眩晕伴恶心,头重如蒙,胸闷少食,嗜睡,舌苔白腻,滑脉;③气血亏虚型患者通常表现为眩晕绵绵,动则加剧,劳累则发,面色少华,神疲懒言,舌淡,边有齿痕,脉细;④肾精不足型患者表现为眩晕神委,健忘少寐,耳鸣腰酸,舌质淡红,脉沉细。⑤眩晕伴发症状:a.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b.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c.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d.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受限;e.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感觉运动障碍,语言或构音障碍等。 1.3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确定诊断:①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头胀旋转,轻者闭目可减轻或消失,重者如坐车船般,严重者甚至仆倒在地。②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夜寐差,进食差,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③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症状突发,或反复发作。④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疾病等。⑤测血压,血常规及红细胞数,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可做CT、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均CT、MRI等必要检查,诊断符合西医《神经病学》中眩晕症的诊断标准。 1.4 治疗方法:①肝阳上亢型:治疗宜平肝熄风,可选用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加减进行治疗,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用夏枯草膏或全天麻胶囊进行治疗;②痰湿中阻型患者治疗宜燥湿化痰,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于痰湿中阻型的内耳眩晕症患者还可选用泽泻汤进行治疗;③气血亏虚型患者需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可用归脾汤或益气聪明汤进行治疗。其中归脾汤多用于气血亏虚性眩晕者,而益气聪明汤可用于气虚清阳不升为主者;④肾精不足型患者应补益肾精,常用杞菊地黄丸或杞菊地黄汤剂来治疗,对于肾精不足偏于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而对于肾精不足偏阳虚的患者可用金匮肾气丸。 1.5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来评定治疗效果。①痊愈:眩晕症状及相关体征消失,辅助检查结果显示一切基本正常,并且随访1年无复发;②好转:眩晕症状和临床表现均明显缓解,辅助检查也有改善,随访半年仅有轻度眩晕发作;③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辅助检查无改善。同时观察不良反应。 2 结果 38例患者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