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房后间隙入路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切除术(附38例报告)
乳房后间隙入路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切除术(附38例报告)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手术方法,为多发性乳房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采用乳房后间隙手术入路的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38例。对其手术切口设计、手术步骤、手术效果等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均一次切除全部肿块,9例患者放置引流,术后引流量小于10ml后48~72h拔除,所有病例无积液和积血,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切口隐蔽,乳房外观形态良好,未扪及硬块和结节,乳头和乳晕感觉良好,无凹陷。结论 乳房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手术方法可行,手术效果满意,可供临床参考采用。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入路;乳腺后间隙
乳腺纤维腺瘤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女性乳腺良性肿瘤的3/4。根据文献报道9%~10%女性有乳腺纤维腺瘤,而乳腺纤维瘤患者中多发性占10%~15%,同侧及对侧多发概率相等,外上象限是纤维腺瘤的好发部位,左乳发病率略高于右侧[1]。对于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来说,常规的手术势必会留下多个切口瘢痕,影响术后乳房的整体美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这也是很多患者迟迟不愿手术的原因。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38例经乳房后间隙切除肿瘤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8例,均为女性。年龄17~41岁,平均26.6岁。未婚10例,已婚未育12例,已婚已育16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12例,双侧10例,所有的病例肿块均位于乳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限,一次切除肿块单侧最多6个,平均3.8个,双侧最多11个,平均6.5个。术中及术后病理切片诊断单侧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18,单侧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伴腺病6例,单侧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伴钙化4例;双侧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10例。选用腋缘切口24例,乳房下皱襞切口10例,同时选用这两种切口4例,切口长度4~6 cm。
1.2方法
1.2.1手术切口设计 每例患者均需常规乳房检查和术前乳腺彩超检查和(或)乳腺钼靶检查相结合后,明确肿块的数目和位置,并在术前皮肤上用马克笔标记肿块的位置,若肿块多位于上象限,选择腋缘切口,若肿块多位于下象限,选择乳房下皱折切口。根据肿块的位置、大小、多少,设计合理的切口,使切口尽可能小、尽可能少。
1.2.2手术步骤[2] 按照设计好的切口切开皮肤,用电刀依次切开皮下组织、浅筋膜层,直到胸大肌浅层,游离乳房后间隙。选择好切口、切开皮肤后,一手在乳房后间隙,一手在乳房表面,两只手相互配合,探查术前标记的肿块。切除时将肿块推向切口方向并固定,先处理离切口远的肿块,再处理近处肿块。为避免损伤乳腺管,分离、暴露肿块时要放射状切开乳腺组织,必要时暴露肿块后可缝线牵引。于肿块旁0.5cm完整切除肿块,确切止血,然后根据瘤腔大小用3~4/0可吸收缝合线逐层间断缝合,瘤腔较深者用立”8”字缝合,减少线结,边距在3mm以内。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酌情放置0.5cm直径的多孔扁形硅胶引流管于低位引出,术后接低压负压吸引器。切口都采用5/0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后绷带加压固定5~7d。
2 结果
3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均一次切除全部肿块,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部分伴有腺病和钙化。9例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均于术后引流量小于10ml后48~72h拔除。所有病例无积液和积血,无感染,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切口呈线状且隐蔽,乳房外观形态良好,未扪及硬块和结节,乳头和乳晕感觉良好,无凹陷。
3 讨论
3.1经乳房后间隙入路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切除术的理论依据 乳房的后方为浅筋膜的深层,与深部的胸大肌表面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腔隙性结构,为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所以乳房与后方胸大肌之间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移动,这个潜在的腔隙性结构就是乳房后间隙,为乳房手术的解剖标志[3]。因为这个间隙的存在,使乳房在胸壁上有一定的移动,并使这种移动得到缓冲,故也称乳房下滑囊[3]。乳腺后间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淋巴管[4]。我们就是利用这一间隙的解剖特点,从乳腺背面进入切除肿块,乳房表面不留痕迹。而支配乳头的神经主要来自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其走行在浅筋膜内,于左乳4点钟、右乳8点钟方向进入乳头、乳晕区[4]。为避免手术是神经的损伤,采用腋缘切口和乳房下皱襞切口的乳腺后间隙入路,这样就保留了支配乳头的神经,使乳头的感觉得以保留,不影响参与性活动和哺乳期泌乳。
3.2经乳房后间隙入路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切除术的特点及必要性 乳腺纤维腺瘤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虽是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可能,所以一旦发现,即应手术切除。 手术是唯一有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