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剂对小麦全蚀病防效探究
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剂对小麦全蚀病防效探究
摘 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井冈霉素?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133g、200g/100kg种子对小麦抽穗期的根部全蚀病防效为44.0%、52.2%,对乳熟期的白穗防效为29.4%、35.9%;虽显著低于化学药剂30g/L苯醚甲环唑FS和125g/L硅噻菌胺SC常规剂量拌种的防效,但它无毒、无污染,与化学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在防治全蚀病和病害抗药性治理中,可作为替代药剂轮换使用。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剂;苯醚甲环唑;硅噻菌胺;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84-02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于1931年首先在浙江省发现,以后在部分省区零星发生。20世纪70年代初,该病在山东烟台严重发生,现已扩展到西北、华北、华东等19个省(区)[1],目前该病仍是安徽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由于小麦调种频繁,尤其是联合收割机远距离跨区作业,造成小麦全蚀病发生范围扩大,危害加重。发病小麦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后期形成枯白穗,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目前生产上防治该病害还没有好的抗病品种和特别有效的化学农药[2-3]。随着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防治小麦全蚀病成功以来,生物防治小麦全蚀病已成为研究热点[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4],原丽等通过盆栽试验,表明苗期采用枯草芽孢杆菌浸种和出苗后灌根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5];张颖等从小麦根际土壤分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B2-47拮抗菌株,通过室内测定和盆栽试验,表明对小麦全蚀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该菌株可以造成病菌菌丝发生畸变和菌丝细胞壁瓦解[6]。目前,生产上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报道并不多,因而笔者草芽孢杆菌与井冈霉素的混合剂为试验材料,开展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生物防治小麦全蚀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5%井冈霉素?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实验厂提供;30g/L苯醚甲环唑FS,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市售产品;125g/L硅噻菌胺SC,美国孟山都公司市售产品。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小麦全蚀病重发区萧县郝庄棉花原种场,选择往年全蚀病发生严重的地块2 000m2进行试验。试验麦田地势平坦,前茬为玉米,2012年10月18日旋耕整地,10月21日用小区播种机人工条播小麦,行距20cm,播量10kg/667m2。小麦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设2.5%井冈霉素?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100g、133g、200g/100kg种子和30g/L苯醚甲环唑FS 50g/100kg种子、125g/L硅噻菌胺SC 240g/100kg种子5个药剂处理,另设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4次重复,24个小区,小区面积1.2m×60m=72m2,随机区组排列。于播种当天上午手工拌种,根据小区面积和处理剂量称取一定量的小麦种子和药剂,将种子放进塑料桶中,再用种子重量的1.5%~2%的清水将药剂调成浆液状,均匀倒进桶中的麦种上,反复旋转塑料桶,使药剂均匀附着在小麦种子上。拌种后的麦种在通风阴凉处晾晒6h左右播种。
1.3 调查与统计分析 小麦播种后,目测观察出苗情况。小麦抽穗期(2013年4月25日)调查1次小麦根部全蚀病发病情况,小麦乳熟期(2012年5月20日)调查1次白穗率。抽穗期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用铁锹挖取0.5m单行小麦植株(50株以上),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在水中清洗干净,在白色背景下估计每个植株根系发病比例,对病株分级,计算病指。乳熟期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顺单行调查100穗,记载白穗数,计算白穗率。严重度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1级、根系发病面积占1%~5%;3级、根系发病面积占6%~20%;5级、根系发病面积占21%~40%;7级、根系发病面积占41%~60%;9级、根系发病面积占61%以上。药效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出苗观察 小麦播种后多次目测观察,各处理小区小麦出苗时间、长势、叶色等均一致。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小麦安全,没产生药害。
2.2 抽穗期对根部发病的防效 各处理在小麦抽穗期对全蚀病的防治效果见表1。不同剂量的2.5%井冈霉素?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拌种后,对全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小麦抽穗期全蚀病的根部病情指数均比空白对照低,防治效果在39%以上,且随使用剂量的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