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中国十大古典名曲看民族音乐
从中国十大古典名曲看民族音乐 【摘 要】如今流行音乐、电子曲风、网络歌曲风靡一时,而中国民族音乐的听众却越来越少。我们断然不能歧视任何一种音乐,此起彼伏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之争也全无必要,但如若在接纳新生事物之时不能包容民族传统,确实是我们不能忽视之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与精神,而中国民族音乐正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这一点从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中便可见一斑。
【关键词】中国;古典名曲;民族音乐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十面埋伏”、“汉宫秋月”、“广陵散”、“阳春白雪”、“渔樵问答”、“平沙落雁”。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便可体味一二。如此画韵诗情,唯美情操,不能不让人惊叹叫好。不想如今竟有如此机会,得以言表对十大古典名曲之拙见,才疏学浅,还望大方之家多多包容。
伯牙抚琴,唯子期能体味个中滋味:山之壮阔,水之幽深,神韵逶迤,雾色熙熙。
――《高山流水》
古琴曲《高山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优秀作品, 尤其是《流水》一曲更是传统琴曲中的精品,以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潺潺流水,万声争流,波涛汹涌的百般情态,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情景。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 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 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 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春江明月初升,江流潋滟宛转,一叶扁舟,一星渔火,随水漂浮,携斜月潜入海雾迷茫。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以琵琶独奏曲《夕阳筲鼓》为依据,先从曲调入手,在取其精化的原则下集中发展。使诸种手法之间,能相互巧妙地的配合,承接自如,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气韵优雅,刻画入微,既有继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优美抒情中见豪放,音乐丰满,起伏有致,富于形象,耐人寻味,充分展现了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艺术美。
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几分凄清,几分安然。
――《梅花三弄》
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共为十段,每段附有小标题,原为晋东时期桓伊所奏笛曲,之后改编为琴曲,琴曲中泛合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每一次都是一次心灵之洗涤,梅花洁白暗香,傲雪凌霜,梅花尚不畏寒霜、迎风斗雪,做人更是万万不能丢弃的高尚情操。
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血洒乌江,失此豪杰,痛何如哉。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武曲套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闻名于世。作为大型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完美表现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一首武曲,决然不同于传统的琵琶曲中的文曲,它的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再现项羽霸王之风,将帅之范
秋月秋风秋夜长,孑影徘徊思故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深宫之内,高墙之中,寂寞如此,情何以堪。
――《汉宫秋月》
一首崇明派琵琶曲,数次再创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得以塑造。《汉宫秋月》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的版本。起承转合,眼前是古代宫女百无聊赖,思家思乡的画面,哀怨悲愁的情绪和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已然缠绕在我们的心头。如今,坐拥自由之身,身外愁绪不过是微波,又有何值得抱怨?
高贵明艳,儒雅飘逸,幽静超脱,冬去春来,万物欣欣。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全曲有独占鳌头、风摆荷花、一轮明月、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东皋鹤鸣七个乐段,起、承、转、合分分不少,这样的变奏朴实、轻盈、欢快、清新、流畅,描绘一派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懔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这样的华章给人以美的享受与爱的涤荡,不可不谓得以陶冶情操。
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渔樵问答》
乐曲之巧妙在于渔樵对话,升调为问,降调为答。飘逸潇洒,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跃然于心。不觉之中,心中便生出对隐逸的向往,对追名逐利之鄙弃。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这一曲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