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认知语境差异看英汉谚语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认知语境差异看英汉谚语翻译

从认知语境差异看英汉谚语翻译   摘 要: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的成功依赖于交际双方互相显映的认知语境。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原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作中谚语的交际意图。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谚语翻译 一、引言 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首次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以人的认知为出发点,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语言交际问题,因其强大的解释力已经被应用到了诸多研究领域。由于它是一种涉及语码和推理过程的交际理论,自然和翻译这一既涉及语码又涉及推理的交际行为有着直接的兼容性。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而谚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翻译时需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翻译的目的是促使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但不同语言使用者由于社会、文化乃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独有的认知语境。本文试图从认知语境差异的角度来探讨谚语的翻译。 二、关联理论及其认知语境观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交际者通过在各自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推理出对方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将人类认知的相关性引入语言理解,被称为“认知语用学”。其核心思想是:话语理解既是人们主动思维、积极认知的动态过程,又是依靠语境建构相关话语信息的求解过程。可语境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在整个认知语境中选定的,而且随着对信息的处理动态变化着。认知语境包括逻辑、百科、词语以及文化背景信息等 ,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结合,说话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语境信息来传达他意欲表达的话语意图。受话者总是追求和遵循最佳相关的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就要选择最佳相关的语境,以期对信息进行最优化处理。这种在语言意义与相关语境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推理的语用理解对于我们研究英汉谚语翻译大有启迪。 为了成功影响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译者应考虑译语读者的现有的信息,对原文语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思辨、推理,找出隐含于明示之后的交际意图,选用恰当的话语形式,对译文读者理解明示信息和推导暗含意义进行引导和制约,使译文提供的信息与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最具关联的已有信息相结合,产生预期的语境效果。 三、认知语境差异下的谚语翻译策略 谚语内容精辟,结构严谨,寓意深邃,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培根曾说过:“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丰富的谚语给民族文化增添了色彩,但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其认知语境中缺乏相关信息,具有强烈异语文化意义的谚语就构成了他们理解时极大的困难。 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翻译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化和异化。Eugene Nida是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主张翻译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Lawrence Venuti是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提倡翻译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即承认原语和目的语间的差异并在翻译中尽量保持和接受原语文化的异质特征。 而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经过两轮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活动。第一轮中译者对原语信息的推理和第二轮译者将原语所传达的信息用目的语进行明示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轮成功的推理是第二轮成功明示的前提。根据关联翻译理论,在第二轮过程中,译者要传达的是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两个方面。最佳的翻译就是将二者充分传递,但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则取其交际意图。所以,关联理论翻译观强调“语意”的翻译,而不是“语义”的翻译。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用恰当的措施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就谚语翻译而言,我们可采用以下翻译策略: (一)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直入式 文化直入式就是用源语文化形式直接进入翻译。每个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但人类在很多情况下也具有共性。如果原语文化能激发译文读者相似的图式想象,我们就不妨采取文化直入式的方法来翻译。如: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The remembrance of the past is the teacher of the future. (2)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燕不成夏。 (3) 隔墙有耳。 Walls have ears. (4) 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the success.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这类谚语时,只需在理解原文的意思的基础上找到相符的言语进行表达即可,不需要译者过多地进行翻译和修饰。 (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