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探究述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探究述评

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探究述评   摘 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男女劳动参与率差异、女性劳动力供给曲线、婚姻家庭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就业层次两极分化以及角色冲突等方面综述了女性劳动力的供给特征。深入研究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对婚姻、生育、家庭收入分布和男女工资差异等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女性劳动力供给 M型 两极分化 角色冲突 中图分类号:D442. 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劳动力中的可测变化引起了诸多经济学家对劳动力供给的研究,特别是女性劳动力供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男女生理差异、女性生育期以及已婚女性家庭影响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歧视有其客观性,也使得女性劳动力供给拥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 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 研究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对婚姻、生育、离婚、家庭收入分布和男女工资差异等现象均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内外学者或通过对截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或通过经验分析,或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女性劳动力供给进行了研究。本文综合相关研究,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进行总结。 (一)男性劳动参与率一般高于女性。 女性劳动参与率反映了女性劳动适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是研究女性劳动力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男性的劳动参与率要高于女性。表1.1描述的是1948年至2005年间,平均每10年美国各种劳动力的参与情况。由表可见,逐年来随着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和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二者间的差距在慢慢缩小,但是男性劳动参与率始终高于女性。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前,女性的失业率一直高于男性,20世纪末以来,男女的失业率也在逐渐接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女性走出了家庭、从农村走向城镇。1978年我国女性职工占职工总数的32.9%,到2000年增长为38.0%。虽然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长期以来一直低于男性,但却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国家和地区(蔡?、王美艳,2004)。 虽然从地域上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水平较高,但处于黄金年劳动年龄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点城市女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周庆行、孙慧君,2006)。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5-19岁年龄组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较大,25-39岁年龄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但该年龄范围内各年龄组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均下降3%左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区中、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造成了女性就业年龄推后。 (二) “M形”的女性劳动力供给曲线。 蔡?,王美艳(2001)认为男女劳动力供给特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女性劳动力与生育年龄人群重合”,妇女的生育大多发生在她作为劳动力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时期,而生育行为会影响她们的劳动力供给行为。 Bowen和Finegan(1969)将劳动力市场参与方程拟合于1960年微观统计数据进行研究,Mark R. Killingsworth和James J. Heckman(1986)对该研究结果的分析指出,其他条件(如婚姻状况和孩子数目)不变时,女性参与可能性与年龄之间有明显的倒U型关系:对于年轻女性(单身或已婚),其劳动参与率首先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然后随之下降;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参与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最后,对于14-54岁之间有配偶的已婚女性来说,拥有孩子(特别是6岁以下的孩子)会降低其劳动参与可能性。 李爱莲(2008)从劳动力参与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女性劳动力就业呈“M形”。她指出,在女性的生命周期中,15-20岁是其劳动力就业上升阶段,形成第一个峰顶;20岁以后,由于结婚、生育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就业下降,形成一个峰谷;大约在35岁左右,劳动力就业会形成第二个峰顶;50岁以后,劳动力就业再度下降,整个劳动供给曲线呈“M形”,被称为 “M形”就业或“双头”就业。 (三)婚姻、家庭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 家庭效用最大化是已婚女性劳动力市场供给行为主要的决策依据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尤其是21世纪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已婚女性人数不断攀升(朱嘉蔚,2011)。“回归家庭”逐渐成为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新趋势。李爱莲(2008)认为,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角度看,一般地,女性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所以婚后女性相对偏重于家庭。朱嘉蔚(2011)则对情况做出了分类分析:对于自己劳动收入低、文化技能水平不高且配偶有稳定收入的女性,往往会自愿选择“回归家庭”。而收入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女性,一部分会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