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光紫外线角朊细胞DNA胸腺嘧啶二聚体
结 缔 组 织 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陈菊萍 扬州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结缔织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包括一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疏松结缔组织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本组疾病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结缔组织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和血管炎,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本组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 红斑狼疮 分型: 盘状红斑狼疮 深在性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新生儿红斑狼疮 药物性红斑狼疮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遗 传:多基因遗传,近年来已发现几十个位点与SLE易感性有关,如1q31、4p16-p15.2、6p21-p11、16q13、12q24等。此外,红斑狼疮HLA多态性存在明显相关性。 性激素:雌激素↑ 环境因素:紫外线 感染:病毒 结核 链球菌其它: 精神创伤,药物,寒冷,外伤 发病机制 遗传基因 + Ts cell↓Th cell↑ B cell↑ 多种环境因素 多种自身抗体 高γ球蛋白血症 补体消耗、NK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Ⅲ型变态反应 Ⅱ型变态反应 Ⅳ型变态反应 肾小球肾炎 溶血性贫血 T-cell释放淋巴因子 血管炎 粒性白细胞减少 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皮炎 血小板减少 新抗原产生 一、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 DLE )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累及皮肤和黏膜,一般无系统受累。本病发病率为0.4%~0.5%,多累及20~40岁,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3。其发生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有关,病程慢性,预后较好。 盘状红斑狼疮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头皮 面部暴光突出部位 (鼻背,两颊,耳廓,颈外侧,头皮,唇) 皮损特点:红斑或斑块,附粘着性鳞屑 毛囊角栓,中央萎缩 毛细血管扩张 色素脱失 脱发 症状:灼热、 痒,少数有关节痛、低热 盘状红斑狼疮(DLE) 病程:慢性反复发作 ,25-40%可自然缓解,5% 可转为SLE 实验室检查: 少数患者ANA可阳性,但滴度较低。少数 播散型DLE患者可有白细胞减少、血沉加快、球蛋白增高等表现。 分型: 局限型DLE:头面部播散型DLE:累及四肢、躯干 DLE病理改变: 角化过度, 角栓形成,表皮萎缩 基底层液化变性 附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间可有粘蛋白沉积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即狼疮带试验(lupus band test,LBT)可见皮损表皮-真皮交界处IgG、IgM和C3沉积,呈颗粒状荧光带,阳性率约为70%~90%。正常皮肤LBT阴性。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特征易于诊断,但须作相应检查以排除系统受累。 本病须与扁平苔藓、脂溢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等进行鉴别 治疗 患者应避免日晒,外出时应遮光。 1.外用药物治疗 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顽固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 2.内用药物治疗 用于皮损较广泛或伴有全身症状者。可选用如下药物: (1)抗疟药:有防光及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对多数患者有效。常用氯喹250~500mg/d,分1~2次口服,或羟氯喹200mg/d,分2次口服,一般连用3~4周; (2)沙利度胺50~75mg/d,分2~3次口服; (3)糖皮质激素:用于病情严重或单用抗疟药疗效不理想的患者,一般用小剂量泼尼松15~30mg/d治疗,病情好转后缓慢减量。 二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 SCLE)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约占LE的10%~15%,较少累及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预后相对较好,是严重程度介于DLE和SLE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