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为认同而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认同而教育

为 认 同 而 教 育 新疆乌苏一中 王勉 作为一名在西部边远地区守望教育的工作者,我一直在思索教育能为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地区发展和边远地区孩子的幸福成长做些什么。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感悟和寻觅探索,从根本上说是在寻找一位身处边疆的教育工作者的自我认同和身为一名中学校长的价值认同。本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和一名校长的责任与使命,我认真思索与追寻,结合实践与感悟,凝炼了“为认同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为认同而教育”是我守望西部教育的内在精神力量,她将伴随我不断地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为认同而教育”,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统领的“四个认同”的学校教育,即“认同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的统一要求下,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对学生“四个认同”的教育。并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学生认同家乡的养育和发展,认同学校的教育和培养,认同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认同他人的价值和贡献,从而在获得社会和他人认同的过程中,做一个有认同感、有归属感的人。 我将分三个部分来阐述“为认同而教育”的具体内涵与实践路径。 第一部分:“为认同而教育”的提出与确立; 第二部分:“为认同而教育”的理解与内涵; 第三部分:“为认同而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一、“为认同而教育”的提出与确立 “为认同而教育”,是我站在党的教育方针的忠实践行者立场上,反思人性的缺失、思索学校发展如何走出现有危机、以及在多年办学的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探求、感悟而逐步确立的。 (一)“为认同而教育”的提出 萌生“为认同而教育”的最初动因是多方面的。这个念头的出现首先来自我对当前人性中自我认同缺失的反思。 1、自我认同的缺失 纵观目前一些社会乱象: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学术造假和学历门问题;江湖骗子摇身变成“养生大师”;老人跌倒了不敢搀扶;“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择偶观;“犀利哥”、“凤姐”在网络迅速蹿红,芙蓉姐姐被当做励志姐请上北大讲坛;快餐文化、低俗娱乐充斥着网络、电视、报刊等。 甚至发生了刺痛了国人神经、拷问国人灵魂的小悦悦事件…… 人们都在感慨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世风日下。社会众生的千事百态不一而足,从中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价值信念和自我认同感的普遍缺失。这不禁让我思考:“‘人’,究竟怎么了?” “真正认识自我”可以说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就是要养成和实现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情感。200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2008年4月5日在网上公布了一份统计报告,统计了从1978年到2007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情况。三十年来,留学人员总数为121.17万人,而留学归国人员总数31.97万人,仅有四分之一的留学生选择了返回祖国。虽然我们不能说,不回国就不能为祖国服务,但至少可以说是“出去的多,回来的少”。回顾解放初,一批早期为了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强盛出国深造的前辈,虽然当时的条件是那么艰苦,但像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却能够毅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并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7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题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头号博士培养学校现在来自中国》的文章,指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经成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还有一些明星、富豪具有双重国籍,一些所谓名流人士加入外国国籍。这表面上是个人正当的价值取向问题,但深层次折射出的却是对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问题,不能不令我们担忧。 同样是关于国家认同的话题,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被这场自然灾害点燃并释放,凝聚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伟大力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自然灾害面前,一种曾在我们的期待中淡出了很久的国家认同,正在2008年的几场考验中逐渐显现在中国人身上。”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抗日战争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反之,每当民众人心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