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锐“度险”
华锐“度险”提要:创始人韩俊良已经正式离去,华锐风电开始由尉文渊接手。尉文渊执掌的华锐被认为是一堆“烂摊子”,“险情”丛生,尉氏将如何带领华锐走出低谷,重塑昔日辉煌,受到市场普遍质疑。文/王燕在新能源领域,继光伏明星企业赛维和尚德“陨落”之后,风电龙头企业华锐风电(以下简称“华锐”)似乎也在劫难逃。今年3月11日,华锐发出公告,创始人韩俊良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尉文渊接替。和光伏明星企业的发展路径极为相似,华锐上市两年,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源源不断的问题,减薪、放假、裁员、安全事故、跨国官司、财务造假、巨亏等负面新闻缠身。和2011年1月上市发行价90元相比,今年4月19日,华锐收盘价5.41元,相比发行价跌幅75%。华锐在经历过短暂的辉煌之后,陷入丑闻和巨亏的危机中,难以自拔。韩式“大跃进”韩俊良2006年创立华锐,2008年便凭借引进国外1.5兆瓦级风机,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一举超过风电传统龙头企业金风科技,排名中国风电第一。2011年上市首发股价90元,创造了中国A股主板发行价的最高纪录,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市值飙升至千亿。韩俊良和他创造的华锐本是新能源领域内的一段资本佳话。然而,2013年3月,他本人因“个人原因”而离局。长期以来,韩俊良对外界如同谜一般存在,在本刊记者致电并发信息后,他继续保持沉默。但韩俊良这些年的“大跃进”式发展,却早已传遍中国。回首韩俊良的“大跃进”,最直接的体现在他的“三三五一”战略上,即三年内进入世界前三,五年内挑战全球第一。据一名已离职的华锐员工介绍,这个战略是韩俊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那个时候全公司都如同中国解放初期的“大跃进”状态一般,赶工赶时,随时准备着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三三五一”战略带来了累累硕果。2006成立之后的后三年,华锐引进了/germany/index.html德国 Fuhrlander公司的1.5兆瓦双馈风电机组,一举填补了国内大风机发电的空白, 2008年,华锐风电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2.5兆瓦,超越金风科技,排名中国第一;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0兆瓦,排名世界第三。韩俊良实现了“三三五一”战略的第一步。这一激进的战略如同双刃剑,和“成果”相当的还有隐患。2011年1月5日,华锐股票首发当天下午18时30分,在张家口市尚义县施工工地进行安装调试风机时,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伤亡事故,9个月之后,酒泉施工现场伤亡事故再次上演。但质量事故并未阻止华锐的激进步伐,2011年,中国风机制造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华锐依然在高歌猛进。除质量隐患外,跟合作者和供应商的关系也在恶化。2011年秋,它曾经的主要合作伙伴美国超导公司将其告上法庭,称其盗窃了超导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这场海外诉讼严重阻挡了华锐进军海外的脚步。据知情者透露,“超导纠纷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宗,斯凯孚(华锐早期的欧洲轴承供应商)曾因欠款差点同华锐打起官司。”知情人士透露说。华锐股东之一的大连重工也因华锐有高达35亿的欠款而对其非常不满。最初曾对华锐大力扶持的华能集团,也转而宣布与明阳风电合作。“这些问题在一开始并不受韩总的重视,韩总最重视的是政府和客户,对供应商的态度,开始都是非常强势的,短时间内逼迫出来的产品,怎么可能不出现问题!但韩总凭借出色的公关能力,华锐一直能保持着急速发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离职人员告诉本刊。他大约统计了一下,到华锐考察的国家核心高层领导不下于5位。2011年,受风电脱网事故影响,中央政府收紧风电场审批权,华锐开始走下坡路。“在2011年国内风电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下,韩俊良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拓展风电市场,保持华锐的强劲势头,但大量设置子公司和增加基地,进一步增加了资金压力。” PFC能源咨询公司分析师陈竹表示。韩俊良主导了公司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他最为迷恋的是速度和规模。知情者称韩俊良曾犯了两个致命错误。其一是2010年错误预估形势,孤注一掷与供应商签订大量供货合约,这亦引发了日后高库存和供应链问题。2011年,其负现金流高达59亿元之多,捉襟见肘之际,华锐不得发行55亿的公司债。其二是韩低估了美国超导指控华锐盗窃知识产权这一跨国诉讼的负面影响,其海外市场因此全面停滞。2012年,华锐风电无故解约800名毕业生,更改3方协议。资金险情,财务恶化,随着华锐“解约门”开始浮出水面。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华锐风电营业收入仅为36.34亿元,亏损2.55亿元,业绩同比下滑了128%,4年来首次出现亏损,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 2013年3月初,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2011年虚增净利润1.68亿元,原因是会计师出现“提早确认收入”的差错。“扩张太快无疑是华锐风电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林伯强指出,华锐风电的情况和光伏企业赛维、尚德的情况很相似,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高速的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