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文学史期中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文学史期中考

1李白号称诗仙,请你谈谈诗仙的具体含义。 ①李白本人潇洒飘逸。 ②李诗风格豪放洒脱。 ③李诗艺术手法浑然天成,无章法可循,神若仙人。 2请分析“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①“玉颜”指像班婕妤般不受宠的宫中女子;“寒鸦”是从昭阳宫而来的;“日影”指君王的恩宠。 ②这句话是说深宫中美丽女子的容颜都比不上从宠妃宫中飞来的乌鸦好看。借此描写出了宫女落寞索居之凄凉与哀怨。 3请分析“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 ①这句话意思是说,庭树本无知、无情之物,不管人世沧桑巨变,春来依旧发花。 ②这句话以庭树之盛,反衬梁园之衰;以庭树之无情,反衬人之伤情。看似平淡语句中却无限感慨。 4请分析以下这段材料: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①“贵于清绮是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风的概括宜于咏歌流于轻艳重乎气质指北朝诗歌特有的真挚朴厚的情感力量和气势,贞刚壮大是其所长,而表现形式的简古质朴或理胜其词,则是一种缺憾。这南、北文学不同,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是贞观时期唐太宗及其史臣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形成的对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 10请你谈谈诗歌中的用典。 ①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变现手法,其目的在于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历史故事,民俗、寓言等。 ②典故的使用,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③古典诗歌中用典包括A用事用典B引用C化用前人诗句用典。 11苏轼说: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请你评析这两句话。 苏轼精辟地阐述了诗画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关系,过分追求形似则不能传神。诗画仅满足于描摹物象,意尽句中,不是好作品。必须遗貌取神,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苏轼在《其二》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天工”谓出于自然无须雕饰。凡出于“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就能给人以清新之感。艺术作品正因为有了这种艺术夸张,才造成一种效应放大的空间感。一切艺术作品都要求“神似”,不追求“形似”。 12李善——释事忘义。请解释。 ①“释事忘义”的原始解释:只引典故、故实,不揭示其旨趣意义。客观地说,李善注是释事为主,释义为辅。 ②李善注释诗歌,有些典故注释已经包含着李善本人对作品主题或思想的理解。对于此类注释,简单地斥为释事忘义是不公允的。另一方面,李善的某些解释已经照顾到诗歌的艺术特点,当然有的解释也不完全符合作品的实际。李善注受到后人指斥的原因在于后人无法站在李善的高度上看待李善注。以李善的方式来理解李善注是评价李善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3课堂上老师曾讲到这世界上其实有两个杜甫,你如何理解? 14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请分析最后两句。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王孟并称,自古而然。然若深究之,二人山水田园诗虽同属超逸渊泊一路,但存有差异:王维空灵澄静,孟浩然清远淡寂。王孟二人生活于同一时期,有着同样严重的山水嗜好、同样乐山乐水的游历,最为相同的是他们的美学趣尚和艺术追求,也就是说,在物使之然的外在条件上二人基本一致。但毕竟他们的性格情怀和心灵历史的大部分不同,形成了其审美观照方式之差异,王维往往澄怀味,孟浩然则多感发兴怨,由此而形成二者风格之差异。从陈子昂以之标举兴寄的东方虬《咏孤桐篇》及自作《修竹篇》看,无疑皆以孤桐、修竹为喻象,着重于象外构造内心情志与节操的寓托空间,正与魏晋诗比兴特点完全吻合。,陈子昂文学思想无论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内涵与复古倾向,革弊性仍然是其最显目的特点。联系陈子昂的创作实践,其风骨、兴寄的表现,既有对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与人生理想的抒发,又有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关心与讽,更有在幽愤的境遇中对宇宙之永恒与人生之真谛的思考与体悟。李白乐府故意不点出主题寓意多比兴寄托而使之有丰富的内涵。这些特点造成李白许多乐府代表作至今存在很大的认识分歧。妙处还在于这些乐府可以允许有的人认为有寄托有的人认为没有寄托所以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说乐府妙在可解可不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悲愤。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叹,于诗中再三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对于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的渲染,也是诗人对于世道艰险的渲染。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听说朝廷已传下不准后退的命令,只能拼着性命跟随将军去死战。玉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