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唐王朝 平定安史之乱 唐天宝十四载至宝应二年(755——763年),唐王朝进行了平定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战争。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国家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到天宝年间,在一派歌舞升平声中,他开始踌躇满志,不愿过问政事,委政于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之人,一味纵情享乐,政治日趋腐化。 当时为抗击突厥、吐蕃、契丹等的进犯,在边地设置节度使,屯戍重兵。后节度使和边地驻军不断增加,至天宝元年(742年),边地节度使已增至10个,兵员增至49万,而中央和内地兵力只有8万多,仅及边地兵力的六分之一。 由于府兵制的废止和募兵制的实行,当兵成为一种职业,而且在边地久不更调,长期驻守,边兵逐渐变成节度使的私人势力。 节度使权力不断扩大,一般都管辖几个州,不仅握有兵权,还拥有地方的民政、财政大权。中央统治集团的腐化,又大大削弱了控制地方的能力,也加剧了各种矛盾的尖锐化。这就为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创造了条件。 ??? ?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营州(治龙城,今辽宁朝阳)少数民族,会六种民族语言,做过互市牙郎(贸易居间人)。二人从军后,皆以骁勇著称,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所赏识。 安禄山以其狡猾钻营,很快升为平卢节度使。此后,以虚报战功、献媚贿赂皇帝近臣等手段,取得唐玄宗的宠信,至天宝十载(751年),升至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18.39万,占当时全国兵力57万的32%强,成为权倾一时的边帅。安禄山早有野心,多次入朝,深知内地兵力空虚,武备松弛,朝政日趋腐败,与亲信高尚、严庄、史思明等阴谋策划叛乱,夺取唐朝天下。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洛阳、长安(今西安)进攻(参见范阳起兵)。 ?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今西安)进攻(参见范阳起兵)。 ?中原已多年没有战事,很多郡县无兵可用,毫无应变准备。地方官吏闻叛军将至,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迎。安军长驱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占领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唐玄宗惊恐,急派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又仓猝部署对安禄山的全面防御: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程千里为潞州长史; 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率步骑5万,进屯陕郡(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令朔方、河西、陇右等军镇,除留少数军队驻守防地外,其余部队全部内调。十二月,安禄山率众从灵昌(今河南滑县东)渡过黄河,接连攻陷陈留(今河南开封)、荥阳(今荥阳东北)(参见荥阳之战). 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激起百姓无比愤怒。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杲(gǎo)卿等率军民奋起抗击叛军,河北17郡相继响应。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闻河北有变,即遣史思明、蔡希德率兵攻破常山(今河北正定),杀颜杲卿。河北郡县又多被安军攻陷。但不久,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郭子仪先后率军出井陉(今河北获鹿西南),入河北,在九门(今河北藁城西北)、嘉山(今河北曲阳东)等地,接连大败史思明部,一度切断洛阳与范阳的交通(参见常山之战、九门之战、嘉山之战)。安禄山因军心动摇,打算放弃洛阳返回范阳。 755 年, 安西副节度使封常清来京朝觐唐玄宗, 玄宗垂询其讨敌方略, 不明形势的封常清表示:“臣请诣车至东京, 悉府库募骁勇, 挑马 度河, 计日取逆胡首以献阙下。”玄宗“壮之”,并表允准。“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 旬日得六万人”, 屯驻洛阳以东要塞武牢关。同时又命荣王李琬、大将高仙芝“出内府钱帛, 于京师募兵十一万”。当年12 月, 高仙芝率兵5 万人奉命出征陕州, 宦官边令诚随军行使“监军”之职, 以遏阻叛军西进。 是月, 叛军攻下洛阳以东重镇荥阳, 杀太守崔天波,“声势益强”, 叛将田承嗣领兵继续西进。武牢关守将封常清因所统兵皆“市井佣保”, 全不敌凶悍叛军, 败退洛阳, 旋即“自苑西环墙西走”, 逃奔陕州, 洛阳失陷。封常清随后又以“贼锋不可当, 且潼关无兵, 若狂寇奔突, 则京师危”为由, 劝陕州守将高仙芝“弃此守急保潼关”, 高轻易信从,“乃开太原仓悉以所有赐士卒, 焚其余, 引兵趋潼关。会贼至, 甲仗资粮委于道, 弥数百里”, “诸军惶骇, 弃甲而走, 无复队伍”。 封常清丧师失地, 高仙芝弃阵溃逃, 其罪非小。监军边令诚以先因妄涉军政而不见纳于高、封, 耿耿于怀, 此时便藉此大做文章, 诬奏二人: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