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报告单
“探究”实验报告单
名称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年级 七 下 学科 生物学 编号 03 类型 探究 编写 何 武 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 培养皿或罐头瓶、食醋(或醋酸)、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或PH计)、玻璃棒、注射器的等。
方
法
步
骤 提出
问题 酸雨对生物有影响吗? 作出
假设 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制定
计划 按照分组情况,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学生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
边观察、边思考、边总结。 实
施
计
划 酸雨的形成图
主要方法和步骤
1.配置“酸雨”: 将食醋和清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溶液的PH,直到配制出pH值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
2. ?将配置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在瓶上写好标签,注明液体的配制时间和PH值,放在阴凉处备用。
3.选择植物种子,根据季节选择恰当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一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见下表:
一些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值(单位:°C)
小麦
棉
水稻
玉米
大豆
黄瓜
25
27-36
30
35
24-29
31-37
4.每组准备6个直径10CM的培养皿,在培养皿内铺2-4层滤纸或纱布,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是滤纸或纱布湿润。
5.然后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上30粒种子;在另外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上30株已水培养好的幼苗。
6.给培养皿编号
在培养皿下方分别标记A、B、C、D、E和F,每个培养皿的操作如下。
培养皿A:作为种子萌发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培养皿B: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为3的溶液。
培养皿C:作为种子萌发的实验组,滴加PH为5的溶液.
培养皿D: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对照组,滴加清水。
培养皿E: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实验组,滴加PH为3的溶液。
培养皿F:作为幼苗生长状况的实验组,滴加PH为5的溶液。
将培养皿置于温度适于该种子萌发、并且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7.给种子或幼苗“下雨”
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的、不同PH(pH值为3和5)的“酸雨”,分别滴在B、C、E、F培养皿的种子或幼苗上,同时分别向A、D两个培养皿内的种子或幼苗滴加等量的清水。
8.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生长情况,填写实验记录表。
9.计算结果:计算不同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或幼苗的死亡率(附:实验记录表格)
种子萌发的记录表
组别
萌发的种子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对照组A:种子萌发率
实验组B:种子萌发率
实验组C:种子萌发率
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x100%
幼苗生长状况的记录表
组别
幼苗的生长状况和死亡率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对照组D:幼苗生长状况
对照组D:幼苗的死亡率
实验组E:幼苗生长状况
实验组E:幼苗的死亡率
实验组F:幼苗生长状况
实验组F:幼苗的死亡率
幼苗的生长状况可以用“好”“较好”“较差”“差”描述。
幼苗死亡率的计算公式:死亡率=死亡的幼苗数/供检测的幼苗数x100%
10.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分析
结果
得出
结论 分析结果:由上分析可见,酸雨的PH越小,即酸性大,对生物生长不良影响就大。其生理机制主要是酸雨中的H+降低了细胞PH值,改变了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正常酸碱度,酸雨所带来的过量H+会替换其它元素,包括钾、镁、钙等营养元素。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根据结果可知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清水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高。
得出结论:酸雨降低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会影响幼苗的生长 表达
和
交流 对实验结果中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如不同组发芽率数据不一致等。 讨论 1.为什么会有人工模拟酸雨
2.土壤酸化后会有怎样的影响?
3.如何有效地控制酸雨? 注意事项 1.酸雨和模拟的酸雨成分不同:模拟酸雨的探究活动主要探究酸碱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
2.作为探究活动,不但要让学生得到结果、得出结论。知道酸雨对生物有影响,还要注意探究的过程,设计实验的原则等。
3.教材建议用食醋配制“酸雨”,其优点是操作安全,取材方便,但这样的“酸雨”易挥发,有味道。也可用其它酸溶液(如硫酸、硝酸等),但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4.每天加入的溶液要适量且等量,避免由于滴加的溶液过多使实验的种子完全不萌发或幼苗完全不生长,或滴加液体过少导致实验现象的对比不明显。注射器也要专用,避免实验组互相污染。
5.要保证溶液的PH测量准确,有PH计最理想;若用PH试纸测量,则要在实验时反复测试多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小学三年级语文课.ppt VIP
- 哺乳母猪预混料配方.xls
- 2024年三基三严华医网考试复习题库-中(多选题汇总).docx
- 经典——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pptx VIP
- 医院标准化经营管理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与启示.pptx
- 人教版八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1作业设计.docx VIP
- [中央]202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招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狂欢双十一活动策划ppt模板(优质ppt).pptx
- 全册(教案)劳动一年级上册.docx
- 木饰面柜制作安装施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