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实录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实录
大连弘文中学 宁丽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多角度诵读,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合作交流,体味语言,感知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内心的深沉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有感情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难点:品味诗歌情味深厚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教学过程
导入:
有一幅对联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其中对文学史上的三苏给出了极高的赞誉。你们知道这三苏指的是谁,其中谁的文学成就最高?
今天我就向大家推荐我非常喜欢的苏轼的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走过宋代文坛,你会见到一个华丽的背影,他就是苏轼。可是当褪去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褪去了“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多情”,也退去了“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剩下的就是一个伤情的苏子。一曲记梦,哀婉千年,催人泪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子的梦,感受那一段深情。
了解作者:
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简单的介绍一下你了解的苏轼。
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
生:写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是词的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出示大屏幕)。
师:总之,苏轼给我们的印象是仕途坎坷,文学成就卓越,那么,苏轼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词呢?
背景介绍:公元1065年,与苏轼在一起相伴十年的结发妻子王弗因病去世,苏轼十分悲痛,十年以后在他到任密州任地方官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亡妻,便有了这首悼亡词中的绝唱。
师:这首词,我们该以怎样的情感基调去读呢?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范读,仔细体会诵读韵味。
听读
师: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听到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生:凄凉。
师追问:从什么地方听出凄凉的情味?
生:他的语速很慢。
生:我听出了悲痛,因为他诵读的声调非常的低沉。
师:他读得最成功的地方是读出了感情。相信如果我们全情投入,也会读出我们的理解和体会。
生练读
教师配乐,学生美读。
生美读
生评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主要是他的节奏把握的很好。
生:他能完全投入,声音抑扬顿挫。
生读
生:他的重读很准,几个关键词读准了。
生:他读得有点快,再慢一点,就更好了。
师评:读得最美是入情入境,忘了自我。在你们的倾情诵读中,我都听到了你们对词的情感的理解,既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
感知诗歌内容
师:你们之所以读得精彩,是用心了,在你们的诵读中,你们读出了怎样的一份情感。
生:凄凉,悲苦。
下面,我们通过解读词的内容,进一步体会这种情感。
解题:“江城子”是词牌,你还知道那些词牌?
生答:八声甘州
生:生查子
生:望江南
生:浣溪沙
师:你们的掌握的词很丰富,那么题目“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都交代了那些信息?
生:时间,还有诗歌的内容。
师:乙卯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到山东密州做了一个地方官,而此时妻子去世已十年了,在这个凄冷的正月寒夜,他梦到了亡妻。
师:先请同学们吟读诗歌,找出词中记梦的句子。并思考这是怎样一个梦,作者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这个梦。
生: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生:应该是一个幽梦。
师:作者为什么说他的梦是一个幽梦呢?你能不能从词的上片中找到答案?
生再读诗歌,可以在小组之间简单交流。
师:幽梦的“幽”字如何理解?
生:模糊不清。
师:对这个梦的模糊不清,上片哪句中给出了原因?
生:十年生死两茫茫。
师:你思考的很正确,那么为什么作者会做这个梦呢?上片中有没有解释?
生: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因为他很孤独,所以就会想到亡妻。
师:似乎有道理。那么词中有没有“思念”这样的字眼呢?
生:不思量,自难忘。
师:这句可就难懂了。为什么说“不思量”,还“自难忘”呢?
生:不用刻意去想她,但也不会忘记。说明他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的妻子的。
师:原来,这也正是清照词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此煎熬的思念,那么一旦梦中相逢,会是怎样的场景。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相逢的场景应是怎样的?
生:高兴。
师:常理如此。可在苏子的梦中却出现了另一番情境,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记梦一节。
师:同学们觉得这是一个喜之梦,还是一个悲之梦?
生:这是一个喜之梦,因为他们相逢了。
生:这是一个悲之梦。
师:为什么你认为是一个悲之梦?
生:因为这一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柳永雨霖铃中有一句跟这句意境颇相似,同学们记得是那一句吗?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两句,比较一下,那一句的伤情更重?
生:柳永是和心上人分别时的悲伤心情,苏轼的是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