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简史及代表性理论观点.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简史及代表性理论观点

第二讲 发展心理学简史及代表性理论观点 本讲目录 一、西方发展心理学的简史 二、中国的发展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8大发展心理学家) 一、发展心理学的简史 ㈠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⒈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些进步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口号,这些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近代发展心理学的黎明。 ⒉1871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世系》,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推动了人们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兴趣。 ㈡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的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㈢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 ⒈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 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威特海默等人的格式塔学派、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彪勒的维也纳学派、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和瓦龙的巴黎学派等。 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加时期 儿童心理的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诸如研究手段的生态化、现场化、跨文化、综合化、现代化、数学化和社会化;研究内容也有了新的进展,诸如婴儿认知能力的研究、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关键期、个性社会化、亲社会行为、自我意识发展以及性别化等问题;研究还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实际服务。 重要知识点:生态化运动(ecological movement) ★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才能揭示心理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减少研究的人为性,提高研究效度; ★脱胎于生态学理论,实质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 ㈣儿童心理学演变为发展心理学的历史过程 ⒈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⒉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 ⒊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进展 西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⑴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⑵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⑶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⑷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⑸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研究动态:当前发展心理学在应用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⑴对胎儿发育和优生问题的研究; ⑵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及早期教育的研究; 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⑷青少年生理变化的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 ⑸中老年智力特征的研究; ⑹中老年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研究; ⑺个体性别化的实现问题的研究; ⑻电视与个体发展的研究; ⑼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 研究举例:关于电视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 自 20 世纪 50 年代电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来,它对儿童的认知、学习行为及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有关的研究(CorteenWilliams,1986; Bandum,1963; Wim,1977)偏重于调查电视对儿童社会行为及学业成就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电视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会性行为的影响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考虑到电视对儿童发展的潜在影响而精心制作的电视节目,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和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趋于揭示儿童收看电视的认知机制及其发展特点。其中,儿童对电视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已成为研究的中心内容。对于儿童注意和理解电视信息的心理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两种理论假设,即被动反应理论(passive reaction theory) 和主动加工理论(active process theory)。 持被动反应理论的研究者(Singer,1980)认为,儿童对电视的注意主要受电视呈现的知觉特征的影响,儿童对电视的注意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化的反应,他们只能产生低水平的被动加工,而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而持主动加工理论的研究者(Lorch,1979; Smith et a1.,1987) 则认为,儿童能对节目中可理解的信息进行积极而主动的加工和理解,儿童在电视面前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决定儿童对电视信息加工的因素是儿童的认知能力、兴趣以及电视信息的可理解性,儿童能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对电视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产生儿童化的理解。 罗砌 (Lorch,1981) 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整合,并区分了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两种信息,一种是显性信息,即电视节目直接呈现给人们的感觉信息;一种是隐性信息,即在电视节目背后需要经过思维加工的信息。人们对前一种信息的获得是通过被动反应理论得以解释的,而对后一种信息的获得则可用主动加工理论来解释。 据此,胡斯顿和莱特 (Huston Wright,1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