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研究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研究 ---以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为例 内容提纲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与研究假设 三、主要参考文献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和难点 八、课题研究的总体安排及进度 九、课题研究的基础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探寻大学生就业困 难群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的实施障碍,从而构建以高校为中心,政府、社会、机构、家庭、个人共同参与的“六维动力”就业援助模式 1.2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实施状况等现实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内涵、内容、体系及制度构建,这将进一步丰富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同时,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为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出台相关就业促进及援助政策提供依据。 (二)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对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国内相关研究: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未就业的毕业生达30%,且待业人数逐年增长,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及其援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早在2000年,谢维和、王洪才在《从分配到择业——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一书中就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状况;2001年,谢可滔在《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一文中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概念;2005年,曹欣荣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一文中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整体看来,相关研究文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 主要有两种观点: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大学毕业后,持有国家颁发的大专以上的大学毕业证书,主观上渴望谋求一份职业却未能就业成为职业者的群体(谢可滔,2001)。2.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两类大学生,一是指在严峻就业形势的压力下,被迫降低期望,委曲求全的进入中低等学历就可从事的岗位;一是指不愿降低标准而难以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吴同,孙哲,2006)。 2 、就业援助 “就业援助”这一概念正式提出是在200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就业援助”。对其内涵而言,有学者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就是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和高校制定各种措施来帮助毕业后未能顺利就业的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包括就业指导、就业推荐以及创造其他条件就业等(谢可滔,2001)。2007年,我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这个定义把就业援助看成是各级人民政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的优先支持和重点帮助,其途径有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 3 、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就业经济困难群体,主要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 第二:就业形象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因为身体健康状况或体貌条件明显欠佳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 第三:就业专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因为所学专业而导致就业困难的群体; 第四:就业能力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因为个人能力明显低于职业要求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 第五:就业心理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因为心理素质偏低而导致就业困难的群体; 第六:就业观念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因为择业观念不适应社会要求而导致就业困难的群体。 (天津师范大学,2007;米学芹、夏林童、刘家友,2007) 4、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对策 政府方面: 1.疏通就业渠道。 2.规范就业市场。 用人单位方面:应该抛除偏见,树立理性的用人观,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学校方面:1.面向市场更新专业,开设应用型课程;2.通过各种渠道指导学生就业。 3. 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 学生个人方面:应认清就业形势,加强自我素质拓展,提高就业自信心 (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