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姥姥温馨小屋”:外来工子弟学习的“家”
73岁的刘月华退休后热心公益,看到许多外来工子弟下课后没有写作业的地方,她就和几位退休老人创办了“刘姥姥温馨小屋”。他们从孩子们的身上收获了感动,也收获了生命的价值――
为外来工子弟创办“刘姥姥温馨小屋”
73岁的刘月华是北京市通州区葛布店社区的退休老人,闲不住的她10年前就加入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协会”。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她对社区的外来工子弟的学习状况非常关心。这些年,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城市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儿童也相应增多。刘月华认为,流动儿童应该和当地的孩子一样享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2013年5月,刘月华跟居委会工作人员一道,对协辛庄村孩子上小学的家庭做了家访,目的是摸清孩子们课后的生活情况。协辛庄村是葛布店北里社区的一个“平房村”,土地流转后,农民离开了村子,一间间平房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了外来务工者。
通过走访,刘月华发现,协辛庄村里很多家庭的收入来源都是经营小买卖,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本地居民相比有很大差距。来自湖北的王师傅一家四口挤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低矮的房子让大人难以挺直腰板走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孩子还哪有空间学习,而像王师傅这样的外来家庭在村里比比皆是。
刘月华与一位修自行车的中年女子交谈时,得知她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六年级,马上要进行小升初考试,可家里空间小,孩子学习没有地方,放学后,孩子只能待在旁边的自行车棚下温习功课;一位在社区做保洁的妇女对刘月华说,她的两个孩子放学后也没地方写作业,常常跪在马路边的台阶上写作业,有一次写完作业,孩子的膝盖都跪肿了。
做了一辈子育人的园丁,刘月华的心被流动儿童无处写作业的现状深深触动了,她脑子里闪出一个想法:为外来工子弟办一个“温馨小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家访结访后,刘月华开始为找房子四处奔走。起初,社区为她提供了一间8平方米左右的简易房,里面?]水、没电、没设施。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刘月华采购了桌椅,并带着志愿者进行了简单装修。刘月华给这间房子取名“刘姥姥温馨小屋”(以下简称小屋),定于当年六一儿童节正式对孩子们开放。小屋很受欢迎,但房子小,只能容纳7个孩子。刘月华一个人照看孩子忙不过来,她就在社区里招募老年志愿者,退休在家的老人纷纷响应报名。聂兰英奶奶、骞香如奶奶、陈文元爷爷等7人成了刘月华的好帮手。骞香如奶奶的一席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她说:“退休后待在家里,总是柴米油盐也没什么意思,就决定跟着刘月华为外来的孩子们做些好事儿!”
转眼,小屋已经成立4年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通州区考试中心为孩子们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房间,区图书馆、益民书屋等单位为孩子们赠送了1000多册图书,还有爱心企业赠送了饮水机和柜式空调。孩子们的桌椅板凳也都是新的,每个新加入进来的孩子还能领到一个水杯和书架。
“老革命”遇上新问题
“大家好!”张雨桐一进小屋,就先跟大家问好,洗完手后找个位置坐下来开始写作业。张雨桐来自河北,父亲是位修车师傅。以前放学后她没地方去,就到修车摊找爸爸,趴在路边的板凳上写作业。2013年六一儿童节,张雨桐被“刘姥姥”接到了小屋,小屋的学习环境干净整洁,有热水喝,还有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张雨桐很高兴。
刘月华和其他6位老人轮流在小屋值班。冬天冷,他们下午两点过来提前开开空调,让房间热起来,然后打扫好房间,把水烧开,等着孩子们过来。刘月华对孩子们管教很严,每个孩子的考试成绩,她都会一一过问并登记下来。哪个孩子进步了,她就当着孩子们的面提出表扬,哪个孩子退步了,她就和他(她)一起找问题,帮助他(她)。
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刘月华很注重因材施教,对内向胆怯的孩子,她一向采取鼓励的办法,对于调皮捣蛋的,她则有自己的妙招。小亮今年读小学五年级,逆反心理很强,有一次刘月华批评他,他就把作业本撕碎扔在地上以示不满,刘月华严厉地教育了他一番,同时对他进行鼓励,并给他找了一个学习上的好榜样。一个学期后,小亮的英语成绩从上一学期的20多分提高到了70多分,刘月华当众表扬了他。
小屋成立4年来,刘月华保持着写工作日志的习惯。日志每本50页,现在已经更新到了第16本。随手翻开一页,就能看到孩子们签到和请假的情况,还有他们在小屋遇到的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刘月华都有详细的记录。刘月华还在本子上贴了一些剪报,剪报内容大都是关于如何育人的。
小屋越办越好,可“老革命”也会遇上新问题,当初刘月华创办小屋的初衷只是为了给那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怎样解决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随时考验着老人们的智慧。
退休前,刘月华是小学语文老师,孩子们语文方面的问题她都能解答,但对小学数学拔高题,老人们却难以解答。骞香如奶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