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玩偶之家》与《伤逝》之比较研究
摘 要: 20世纪20年代,鲁迅一篇《娜拉出走后怎样》的演讲震惊四座,更让戏剧《玩偶之家》重回大众视野,再次引发热议。此后,鲁迅一篇《伤逝》,更被许多评论家视为“娜拉续篇”。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女主角、男主角、故事整体、作家思想差异这几个方面比较这两部作品之间的异同以及联系,从而体会易卜生个人主义与鲁迅民族主义的不同思想与创作目的。
?P键词: 玩偶之家 伤逝 易卜生 鲁迅 比较研究
与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英国莎士比亚、法国的莫里哀并称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一生创作剧本二十多部,其中完成于1879年的《玩偶之家》使其享誉世界。这部在西方连演十五年的戏剧,于1918年由《新青年》译介到中国。娜拉震惊西方的“独立宣言”在中国同样引发热议。
20世纪初,鲁迅在日本留学,适逢《玩偶之家》在日本流行。“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对鲁迅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作品中多有提及,称易卜生“瑰才卓识,以契开迦尔之诠释者称”①。
1923年,鲁迅《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再次将娜拉引入人们视野。1925年鲁迅作小说《伤逝》,似为“娜拉出走”续写。作为鲁迅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伤逝》可谓哀婉动人,又不乏深刻。
《玩偶之家》与《伤逝》,前后相隔近50年的两部作品,均以爱情婚姻、家庭矛盾、女性出走为题材。虽然都塑造了个体醒悟的女性形象以及虚伪矛盾的男性形象,但两者之间依旧存在着差异,这种联系和差异背后透露出的是东西方作者思想之间的异同。
一、女性比较:娜拉与子君
作为女主角,娜拉与子君以各自的觉醒意识为后人称颂。娜拉最后面对丈夫说出的:“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②和子君喊出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③这份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何等的相似。娜拉关门而去的一声响,以及子君奔向涓生时那哒哒的鞋声,其中透出的果敢又是何等的相似。
然而两位女性的出奔又存在差异。娜拉的形象远比子君要丰富立体得多。
细读作品可知,娜拉和子君的形象都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有转变。首先是娜拉,在第一幕中,易卜生描绘的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纯真少女,她无知无畏,似乎将一切都看得十分简单。当丈夫海尔茂提醒她圣诞节的过度开销时,她回答:“咱们可以先借点钱花花”,当海尔茂提到债务关系时,娜拉的回答是:“债主!谁管他们的事?他们都是跟我不相干的外头人。”(156)另外,易卜生还着力塑造娜拉依赖丈夫的一面,她通过向丈夫要钱来获得收入,对于林丹太太失去丈夫的遭遇,表示同情,她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这种日子怎么受得了!”(161)这些话语以及娜拉对节日的热情,将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在最后短短几页中,娜拉突然又理性地爆发出惊人的独立宣告,却为何不显突兀呢?
其实易卜生早已将娜拉的复杂性格暗藏在对话之中。首先,在照顾家人方面,娜拉是一位贤妻良母。筹备圣诞节时,她最先考虑的是孩子们的礼物;在为海尔茂治病,家中不济时,她依旧不愿让丈夫和孩子受委屈,她和林丹太太聊到此事时颇为自豪:“我当然不能让托伐过日子受委屈。我也不能让孩子们穿得太不像样子”(168);其次,丈夫病重时,娜拉独自想办法凑钱。在当时社会“做老婆的不得她丈夫的同意没法子借钱”的环境下,娜拉擅自借钱,甚至仿造担保人的签名,在当时实为大胆之举。并且,娜拉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还上了钱。在戏剧推进中,娜拉逐渐从天真无知的少女形象中跳开了。最后,娜拉对法律和道德的质问,再次振聋发聩,“父亲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227)这段话先后出现了两次,可见娜拉对社会上的现象有自己的判断。质疑与亲身反抗,就是她的回应。由此,娜拉也就敢于在最后提出“要想了解我自己和我的环境,我得一个人过日子”(225),回到老家,找些活做。曾经大胆借钱以及省吃俭用还债的经历,是娜拉有勇气出走的经验基础。由此可见,易卜生塑造出的是一个在天真烂漫中掺杂着果敢机敏、有耐力的圆形人物。
相比于前期如小鸟般唱着跳着,后期冷静清醒地和丈夫谈着玩偶般生活的娜拉,《伤逝》中的子君则沉默寡言得多。通篇只有那一句呼告震撼人心,其余皆是“微笑点头”、“颓唐了”,似乎是一个敢于抗争的女子突然消沉,只表露出幽怨,显出鲁迅笔下那些遭到沉重打击,无处言说的苦难女性(如祥林嫂、单四嫂子等)普遍的精气神。在《伤逝》开篇,鲁迅笔下的子君其实比娜拉更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最主要地表现在经济独立意识方面。涓生曾提及子君执意典当的一幕。另外,面对闲言碎语时,子君甚至比涓生更加坦然,“她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