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串讲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串讲研究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念比较 各国对社会保障概念的解说 1、“社会保障”一词由英语“social security”翻译而来。直译为社会安全。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费城宣言》第6条这,使用“社会保障”来代替“社会保险”。 ◎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的《21世纪的社会保障展望》这阐述的定义是它的根本宗旨是使个人和家庭相信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质量,会尽可能不因任何社会、经济上的不测事件而受影响。 国际劳工组织942年出版的文献中对“社会保障”的定义: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它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在其失业时,给予资助并帮他们重新找到工作。 ◎20世纪0年代,北欧一些福利国家问题不断暴露,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社会保障远不止于防止或减轻贫困,内容应该更为 市场失灵是指一系列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包括公益物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不完全市场、信息不对称等。任 第二章 社会保障起源比较 社会保障思想起源比较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 提倡富民济贫、提倡安老怀少,提倡对残缺家庭成员及残疾者的救济、提倡对灾民进行赈济。 从历史上看,国外的社会保障的形成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有着密切联系。 ◇ 15~17世纪早期空想共产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8-1535)、德国的闵采尔(1490-1525)、意大利的托马索·康帕内拉(1568-1639) ◇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欧文(1771-1858) ◇讲坛社会主义者及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末,西方出现了福利国家论思想,代表人物是德国新历史学派“讲坛社会主义者”施穆勒和布伦坦诺等人。对“福利国家”理论形成有突出影响的是英国费边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对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基本内容:1、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在动因与目的。2、社会保障与两种再生理论。3、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及通过再分配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4、公认最好的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5、社会保障是社会改革的配套机制、动力机制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1.人文主义思想和自然权利学说。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883~1934),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障项目的出台,保障对象上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保障项目也不全面。发展标志是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1935~1979),对已有社会保障立法的不断丰富。 ◇ 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报告提出了三个原则:普遍性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和全面保障。 ◇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1951年建立,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是调整恢复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继续深化改革阶段。 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比较 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是由最初分散的社会保障思想火花,逐步形成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社会保障理论观点。 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境内主导“意识形态” 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他的社会改良政策有两个支撑点:1.认为劳资冲突不是经济利益上的对立,而是感情、教养和思想上存在的差距而引起的对立;2.主张国家至上。国家应直接干预经济生活并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 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以马歇尔的均衡价格作为依据,构建出社会福利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主张。 ◇ 庇古认为,为增进社会福利,一个社会就需要在两方面做出努力:增加国民收入量,是生产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中的配置能够达到最优状态;二是政府通过税收机制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社会福利就会增大。 ◇ 这种“收入均等化”主张的基本依据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庇古的对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国家干预理论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与国家干预理论。理论观点包括: 非自愿失业的成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通过国家干预实现充分就业 社会保障是经济波动的“减震器” 国家干预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是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 二、社会保障理论流派 ◆ 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主张由国家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为失业、疾病、工伤和年老者提供经济援助(社会福利) ◆

文档评论(0)

phl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