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概专题作业(日本地震后的国民素质)
L/O/G/O 理性看待日本国民素质 Made by 09酒管 陈璐瑶 Company Logo 目录 引言 11日下午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9.0级的浅层大地震,打破了日本地震史上的所有纪录。 震后第一个夜晚,身处东京的异国人看到,数百万通勤族走在街头,自动列队默默前进,红灯停绿灯行,毫无喧哗;车道上的交通工具排成长龙,但听不到一声喇叭声,整个场面,“仿佛一场巨大的无声电影”。一位中国留学生对记者说,那种“有点可怕的”安静和默契带给她的震撼,不亚于里氏9.0级的地震。 引言 11日下午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9.0级的浅层大地震,打破了日本地震史上的所有纪录。日本首相称此次地震是日本“二战后遭遇的最严重灾难”。尽管大地震史无前例、灾后重建也百废待举,但在天灾地变的第一时间,日本从政府到民间所展现的冷静、开放,以及井然有序的危机应变,确实不得不让人对日本的国民素质感到佩服。 引言 与灾难相伴的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也在文学作品里表达着深重的悲剧主义色彩。而这种悲剧性格的另一面,是对待生活克己尽责。 宫城大难面前,他们保持的从容和理性,让人们除了同情,还有更可贵的尊敬。 “也许除了犹太民族,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有着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和家园情结。” ——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 地震后的日本 日本国民惊而不乱、治安状况大致良好:大地震之后,并没有出现如其它国家所常有的混乱、失序与抢劫情事;在危机中,日本国民守法、守序的高素质更加明显; ?媒体表现专业:在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展现了高度的新闻专业与自律,冷静而不煽情地报导了相关灾情,除了正确传达政府发布的讯息外,也让所有守在电视机前面的日本国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这对安定民心具有相当大的帮助;电视上没有灾民哭天喊地的画面,没有记者情绪失控的表现,即使有些主播和记者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们知道灾区民众跟全球日本人都很注意这些消息,因此自己必须镇定。 地震后的日本 防震设施稳固:除了震央地区与海啸所造成的灾情外,并没有传出类似「豆腐渣工程」倒塌的情形,显示日本建筑确实经得起超级大地震的冲击;这种防震质量,显非一朝一夕可以打造出来的; ?政府危机处理井然有序:在大地震于11日下午2时46分发生后,2时50分日本首相官邸即成立紧急应变中心,首相菅直人在二小时后以冷静的语气,呼吁日本国民冷静面对,相关的应变机制与救灾措施则同步启动,而一度断讯的电话与网络,则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复原;核电厂自动停机、机场铁路电车安全停驶、消防救灾人力以及自卫队、特警等,全都立即到位。 地震后的日本 信息公开、不拒外援:日本在发生如此破记录的大地震后,并没有基于会丢脸或失去「国家尊严」而采取锁国、拒绝外援的作法,相反的,日本政府在第一时间即主动表达愿意接受国外各种援助;相较于在此之前不少国家在灾后不但封锁消息、也拒绝外援的作法,日本展现了高度的国家自信。 从地震看日本国民素质 服从集体,不需要英雄主义 忍耐和自律,不给别人添麻烦 忧患意识 沉稳、从容 4 1 2 3 . 服从集体,不需要英雄主义 “几百人在广场避震,结束之后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拿来一些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垃圾也没有留下。 上述场景多被解读为日本高度的社会文明和民众素质以及对政府救灾的信任。诚然,这些场景反映了文明程度,但针对日本民族而言,特殊的集体主义也是决定秩序的重要原因。 服从集体,不需要英雄主义 常年与“地震”打交道的日本人深知,巨灾面前,独善其身无法全身而退,互相扶持才能共度难关。 集体主义被看做最具日本特点的国民性,日本人普遍对同是日本人的他人有一种依存心理。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总是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是一样的。这种“一样”多表现为自发形成的行为准则,只有严格遵守,日本人才会心安理得,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日本作家加藤周一亦将其概括为,日本人在集团行动中发现自我的意义,不承认主张个人主义的心理要求。 服从集体,不需要英雄主义 这就可以解释,即便是在大地震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日本人仍然几乎苛刻的维持着公共秩序。在以“灾民”为标签的那个集体中,个人离不开集团,集团保护个人,只有绝对服从才是维护集体利益的表现。这个时候并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救他人于水火,“和大家一样”不仅容易形成合力,克服困难,也能保障系统运行的效率。不夸张的说,任何原因导致的哄抢和踩踏事件几乎不会在日本发生。 忍耐和自律,不给别人添麻烦 “不给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的常识,这句话出现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 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