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理学年谱公元前公元元年.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学年谱公元前公元元年

物理学年谱(公元前~公元元年)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腊人发现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轻物体;发现磁石吸铁。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实验研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中国墨子和墨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墨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墨子学派)。   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学派已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长一倍的规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纪,实验发现斜面、杠杆、滑轮的规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静力学的基础(古希腊阿基米德)。   公元前三世纪,发明举水的螺旋,至今仍见用于埃及(古希腊阿基米德)。   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记载,“司南”大约是古人用来识别南北的器械(或为指南车,或为磁石指南勺)。《论衡》叙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动指南,它是后来指南针发明的先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度、量、衡,其进位体制沿用到二十世纪。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西汉记载用漏壶(刻漏)计时,水钟使用更早。   公元前二世纪,发明水钟、水风琴、压缩空气抛弹机(用于战争)(埃及悌西比阿斯)。   公元前一世纪,最先记载过磁铁石的排斥作用和铁屑实验(罗马卢克莱修)。   公元前31年,中国西汉时创用平向水轮,通过滑轮和皮带推动风箱,用于炼铁炉的鼓风。 物理学年谱(公元元年~公元1000年)   一世纪,发现盛水的球状玻璃器具有放大作用(罗马塞涅卡)。   300年至400年,中国史载晋代已有指南船,可能是航海罗盘的最早发明。   在公元七、八世纪,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十世纪,中国发明了使用火药的火箭。   十世纪左右著《光学》,明确光的反射定律并研究了球面镜和抛物面镜(阿拉伯阿尔哈赛姆) 物理学年谱(公元1000年~公元1500年)   约1200年至1300年,欧洲人开始使用眼镜。   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明“震天雷”,是一种充有火药,备有导火线的铁器,可用投射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型。   1241年,蒙古人使用火箭作武器,西方认为这是战争中首次使用火箭。   1259年,中国宋朝抗击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型。   十三世纪中叶,根据实验观察,描述凹镜和透镜的焦点位置及其散度(英国罗杰·培根)。   十三世纪,用空气运动解释星光的闪烁(意大利维塔罗)。   十三世纪,指出虹霓是由日光的反射和折射作用所造成的(意大利维塔罗)。 物理学年谱(公元1501~公元1600年)   1590年,做自由落体的科学实验,发现落体加速度与重量无关,否定了亚里土多德关于降落加速度决定于重量的臆断,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意大利伽利略)。   1590年,发现投射物的运行路线是抛物线(意大利伽利略)。   1590年,认识到物体自由降落所达到的速度能够使它回到原高度(意大利伽利略)。   1590年,用凸物镜和凹目镜创造第一个复显微镜(荷兰詹森)。   1593年,发明空气温度计,由于受大气压影响尚不够准确(意大利伽利略)。   1600年,《磁铁》出版,用铁磁体来说明地球的磁现象,认识到磁极不能孤立存在,必须成对出现(英国吉尔伯特)。 物理学年谱(公元1601年~公元1700年)   1610~1650年,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旋涡假说,认为宇宙充满“以太”。把热看作一种运动形式,与莱布尼茨争论运动的功效问题近五十年。(法国笛卡儿)。   1620年,从实际观察中归纳出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荷兰斯涅耳)。   1628年,用两块凸透镜制成复显微镜,是近代显微镜的原型(德国衰纳)。   1629年,发现同电相斥现象(意大利卡毕奥)。   1629~1639年,提出光线传播的最小时间原理(法国费尔玛)。   1634年,认识到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提出弦的振动频率和弦长的关系(意大利伽利略)。   1636年,首次测量振动频率和空气传声速度,发现振弦的倍频音,提出早期的音乐和乐器理论(法国默森)。   1637年,提出光的粒子假说,并用以推出光的折射定律(法国笛卡儿)。   1638年,提出一种无所不在的“以太”假说,拒绝接受超距作用的解释,坚持认为力只能通过物质粒子和与之紧邻的粒子相接触来传播,把热和光看成是以太中瞬时传播的压力(法国笛卡儿)。   1643年,发明水银气压计(意大利托里拆利、维维安尼)。   1640~1690年,观察到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