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教学方案选七上《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自学知识短文,能说出观察景物的关键。 2、根据学过的课文,结合已有的经验,归纳写景的一般方法。 3、根据提供的素材,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 主讲教师:常州金坛市薛埠中学 朱春平 (苏教版七上)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初中语文 七上 初中语文 七上 初中语文 七上 初中语文 七上 初中语文 七上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们在把握景物特点时,通常会遇到什么困难? 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 七上 1、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在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注意:不同时候,不同地方,景物不同;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也会有所变化。 初中语文 七上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此话有理。世界也正因为万物丰富多样、各具特色,才显得千姿百态。但我们在观察和描写景物时,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想想观察和描写景物时有哪些好办法。 方法探究 初中语文 七上 观察景物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 1、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2、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第一,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初中语文 七上 第一,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1、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2、时间顺序。如《三峡》是按夏、春冬、秋的时间顺序写的。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3、逻辑顺序。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初中语文 七上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第二,要动用多种感官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特点。 初中语文 七上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呢,那已是“荷尽已无擎雨盖”了。 初中语文 七上 比较优劣: 秋夜(一) 天黑了,景物都消失在黑暗之中,除了远远近近、明明暗暗的灯光,别的似乎都从你周围消失了。 秋夜(二) 初秋的夜晚是寂静的,虽然有几只秋虫在“唧唧”地叫,但那也只能衬托出夜的寂静。秋庄稼,那些高粱啦、玉米啦,满身撒满露珠,发散出润湿清新的气息,只听见它们“咯吧咯吧”拔节的声音。 初中语文 七上 第一段单纯从“夜”的角度来说,它的描写也抓出了“黑”的特征,“消失”一词也用得巧妙,但它忽略了“秋”的特色,因而显得平常、苍白,使人读了看不出“秋夜”与“春夜”“夏夜”和“冬夜”有什么不同。而第二段恰恰相反。它抓住了秋夜的“静”和秋夜所独有的“秋虫”的叫声、“秋庄稼”的气息、拔节的声音来进行生动的描写,不但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同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夜独有的气氛。因此,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时间与季节的特征。 初中语文 七上 第四,描写好景物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还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老舍在《济南的冬天》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初中语文 七上 第五,描写好景物还要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所以,只有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牛奶盒做的家居收纳(上).ppt
- 牛津初中英语8B期末复习练(10份)有答案.doc
- 版本(V13)CMMI.docx
- 牙周病(1、2章)绪论.ppt
-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doc
- 物业管理规约(示范文本).doc
- 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等级标准评定表(一).doc
- 牛津高二英语模块六 Unit 3全部内容课件牛津英语.ppt
- 物料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资源加工学.ppt
- 物权法逐条解读大全.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8 夜色》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高一语文教师工作总结简单版(六).docx
- 第12课《台阶》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39张PPT).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9 端午粽》教学课件(2025年春-新编教材).pptx
- 指导技能的关键要素与提升的策略研究与分享.docx
- 湖南省永州四中直升班2025届高三(下)适应性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湖北省荆荆宜襄·四地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04月17日袁荣的初中历史组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