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纳米材料学124.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材料学124

纳米材料学 王治华,博士,副教授,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和有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zhwang@henu.edu.cn Tel. 课程学习要求 课程性质:纳米材料学是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及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分支学科,也是目前材料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纳米材料的性能、制备、检测方法和生产工艺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并对纳米材料学科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进展和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具备分析、设计、研究和应用纳米材料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实际能力。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包括考勤和作业)。 学习要求:ppt课件内容和授课顺序和教材有所不同,要求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按时完成作业。 课程内容说明 绪论 团簇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4. 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5. 纳米薄膜材料 6. 纳米固体(结构)材料 7. 纳米复合材料 8. 纳米一维材料 9. 纳米材料合成制备专题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1. 曹茂盛、关长斌、徐甲强,编著,纳米材料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 张立德、牟季美,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3. 张立德, 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年4月, 第1版 4. 朱屯,王福明,王习东, 国外纳米材料技术进展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 纳米是什么 1.1 空间尺度的划分 宇观(Cosmoscopic) 遥观(Remote sensoscopic) 宏观(Macroscopic) 显微观(Optico-microscopic) 介观(Mesoscopic) 或纳米观(Nanoscopic): 1~100nm 微观(Microscopic) 皮米观(Picosopic) 飞米观(Fentoscopic) 亚飞米观(Subfentoscopic) 1.2 纳米 纳米是什么? 纳米nanometer是尺寸单 位。1纳米= 十亿分之一米(1nm=10-10m) =0.0000001毫米(1nm=10-7mm ) 常见的长度单位:千米(kilometer); 米(meter);厘米;毫米;微米(μm) 纳米;皮米;飞米…… 头发的直径(0.08mm) 1.2 纳米 地球直径约为12万7千公里,而十亿分之一约是12.7厘米,就大概是一颗弹珠的大小了。 ----《牛顿》杂志 将1nm的物体放在乒乓球上,就像乒乓球放在地球上一般 4.纳米技术进展 思考题: 1.了解纳米技术提出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2.纳米世界的“眼”和“手”指什么? 3.AFM和TEM在纳米技术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4.与纳米技术相关的诺贝尔奖有几个? 1.1纳米科技的提出和发展 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1965年预言”如果我们按自己的愿望一个一个得排列原子,将会出现什么呢?…”被认识是纳米技术最早的科学预测,费曼因此被誉为“纳米科技之父”。 纳米科技的发展 1974年,IBM公司的两位专家获得了第一个有关分子电子器件的专利。 1982年, IBM公司苏黎世研究所的Binnig和Rohrer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并因此取得了1985年诺贝尔物理奖, STM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985年,美国科学家在研究团簇时发现了C6O,它是足球式的中空形分子,直径为0.7nm, C6O的发展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在纳米尺度下的有序排列的优异性能,轲尔等人因这一发明获得了199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986年, Binnig,Quate和Gerber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AFM可以用于分辨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各种材料表面,弥补了TEM只能分辨导电材料表面的不足,其应用范围无疑比TEM更加广阔。 在纳米科技研究领域中,要有“眼” 和“手”(STM和AFM),所谓“眼”, 即可利用STM直接观察原子、分子和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与特性,表征纳米器件。所谓“手”,是指AFM用于移动原子,分子,构造纳米结构,在纳米尺度研究他们的相互作用,为科学家提供在纳米尺度研究研究新现象,提出新理论的微小实验室,为微型器件的构筑提供了研究手段。 1990年,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针尖搬动35个氙原子排出“IBM”,这标志着人类已经具备了操纵单个原子的能力。 1991年,日本NEC实验室观察到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密度只有钢的1/6,强度却是钢的100倍。 2000年,美国政府启动了“国家纳米行动计划(NNI)”, NNI的提出统一了对纳米技术的展望,并使这种展望得到了普遍接受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