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LNG第四章 地球物理
第四章 工程地球物理勘测结果
4.1 入海点和登陆点地质地貌
4.1.1 西门堂北侧入海点
LNG海底管道入海点(AC4)设计位于西门堂接收站围堤(规划中)东北角,处于现在西门堂北侧东部约220m的海域中,现状水深约1m,底质为淤泥。
西门堂岛处于崎岖列岛小洋山岛链的东南部,是由燕山早期花岗岩组成的基岩小岛,NW—SE走向,长约600m,中部最宽,约300m,高程54m,岛顶树木茂盛(图4-1、4-2)。西门堂岛北侧为基岩海岸,高10~20m,一般较陡,直插海底,坡脚为泥质海底;岛的南侧为洋山港主水道。西门堂与中门堂相距约60m,两岛之间形成“缺口”,高潮时“缺口”被海水淹没,低潮时出露为陆,两岛联为一体;“缺口”的北部出露浪蚀残余基岩,南部出露岸滩,上部为沙砾滩,下部为泥滩。两岛之间北侧尽管没有如南侧那样形成滩地,但岸边约100m范围内水深很浅,仅约0m左右,向外水深缓慢增加,进入西门堂北岸潮流深沟。
4.1.2 南汇咀登陆点
登陆点位于东海大桥东侧670m的海堤上,为复式海堤,堤顶宽约5m,高程6.429 m,海堤底宽约50 m。海堤横剖面呈不对称梯形,内侧面为简单斜坡,土质;外侧面呈台阶状,由挡浪墙、上斜坡、消浪平台、下斜坡等构成;堤顶挡浪墙高度1.5m,上斜坡宽约3 m,平台宽2~4 m,下斜坡宽约3 m,均为浆砌石块筑成。堤脚外侧约20 m平行海堤为乱石坝,宽约5 m,高出泥面约1 m(图4-7)。海堤外为潮间带泥滩,0 m线至海堤的宽度700~1000 m,西部窄,东部宽,高潮带因围堤而缺失,主要为低潮带,滩面平坦,向海倾缓;底质主要为细砂。
登陆点处于现代长江三角洲平原南缘最前端,登陆点后方陆域平坦,为海积、冲积平原成因,人工围堤所成,现为规划中的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西南部(图4-8)。
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海图资料,南汇咀海岸变迁有如下特点(图4-9):
1959年至1973年海岸线稳定不变,呈弧形向东南微凸。至1989年,除芦潮港闸门至其东面约1000m段的海岸线位置保持不变外,往东,海岸线几乎平行地向东推进了1100~1400m,平均毎年移动70~90m。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在芦潮港东侧海岸兴建人工半岛工程一期。2000年前后,兴建二期工程,并与南汇咀北部新海堤合拢,海岸线外推幅度达1~7km,年平均外推约100~700m。
4.2 海底地形地貌
4.2.1 周边海域主要地貌单元
路由区及其周边海域的海底地形见图1-1、图4-10。路由海域处于长江口南部和杭州湾口北部的交汇处,路由区及其附近海域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较大的地貌单元:(1)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舌状堆积体;(2)芦潮港南侧蝶形浅沟区;(3)杭州湾北部海底平原。
(1)现代长江三角洲前缘舌状堆积体:在长江入海泥沙的作用下,海底由南汇东滩和铜沙沙咀向南堆积延伸到崎岖列岛北部,总体上海底向南倾斜,水深从南汇咀附近(铜沙沙咀南缘)约5m增加到小洋山和大指头岛北侧10~15m,局部达到25m。向西至芦潮港与东海大桥之间,向东到长江口,将大戢山和小戢山围入其中。
(2)芦潮港南侧蝶形浅沟区:位于芦潮港以南至崎岖列岛喇叭形海域西侧,大致以芦潮港—东海平湖油气田海底气管为轴线,东西宽约4~10km—东海平湖油气田海底气管的挖沟工程有关。
(3)杭州湾口北部海底平原区:芦潮港以西为杭州湾口平原,海底平坦,水深7~8m。
4.2.2 路由区地貌单元
路由勘测海区主要处于上述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舌状堆积体,总体上水深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增加(图1-1),海底地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南汇咀潮滩;(2)南汇咀水下岸坡;(3)水下三角洲前缘;(4)崎岖列岛北侧潮流浅槽;(5)岛间地貌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小洋山东侧浅海区、大指头西北潮沟、大指头东侧浅滩区、西门堂北侧潮沟和西门堂水下岸坡。
(1)南汇咀岸滩
由南汇咀临港新城海堤脚向外至0m等深线,平行海堤呈.NE—SW走向,从东海大桥至以东7km,宽度约800m,高程0~2m(理论最低潮面上),缺失高潮滩,以低潮滩为主;滩面平坦,有波纹;岸边底质以细砂为主,灰色,向外过渡为砂质粉砂;滩面较硬,人行其上不下陷。
(2)南汇咀水下岸坡
自0m线至6~7m等深线,宽度0.7~3km,由西向东宽度增大,坡度0.6°。受芦潮港南侧碟形浅沟区的影响,芦潮港至南汇咀水下岸坡的深度介于0~7m,南汇咀以东水下岸坡深度减小为0~6m。
(3)长江三角洲前缘堆积舌
水下岸坡的南侧为现代长江水下三角洲前缘堆积舌,从铜沙沙咀向南延伸到崎岖列岛北侧,长达约25km,水深由6~7m增加到10m,平均坡度不足0.2‰。
(4)崎岖列岛北侧潮流浅槽
位于崎岖列岛与上述沉积舌之间,呈NWW—SEE走向,西部在小洋山北侧宽2.5km,向东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