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感受生活的民俗学_刘铁梁.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感受生活的民俗学_刘铁梁

感受生活的民俗学* 刘铁梁 摘 要:民俗,不只是研究对象的集合性概念,还指明了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根 本视角,这就是要求通过民俗来观察一定地域和人群的生活,考察他们在那里一代 代传承的文化。艺术家是借助某种模式化的艺术来感受生活,而民俗学者则是经由 模式化的民俗来感受生活。民俗的传承与变迁从来都是与具体的人群、个人连接在 一起,同时又与时代社会背景紧密联系,所以民俗志研究可以将问题、事件、人都 凝结于富有弹性变化的表达与呈现之中。这是感受生活的民俗学所应该追求的。 关键词:感受生活 民俗学 整体性 个人生活史 民俗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将民俗记述为文本资料,然后依据这些资料进 行两个方向的实证研究:一个方向是分析其语言的形式,建构起民俗文化的类型和 变异的规律;另一个方向是阐释其语言的意义,评价其中的思想感情、艺术特征和 历史认识价值等。但是这两个研究方向一旦分道扬镳,就常常不能再对接成一个完 整的民俗。这可能是因为,学者所研究的已经不是原本在生活中的民俗,而是在文 本资料中被改变了的民俗,文本资料并不能将人们运用民俗的许多实际经验和具体 感受都一同带上来。 如果只是这样来研究民俗,那么民俗学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别,就只是在 研究对象和资料的不同之上。可是,民俗学的独特性,应该表现在它直接面对生活 本身时,会具有怎样的学术眼光和运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否则民俗学就很难被看作 是一门独立的学术。民俗学田野研究的经验越多,就越会产生疑惑:民俗学者在调 查一个地方的民俗时,是否需要全身心地去感受那里的人的生活呢?如果需要的话, 那么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有没有必要建立起一套相关的话语呢? 21 民俗研究2011.2 一、生活文化的优先性 民俗学不只是以生活文化为研究对象,而且是懂得怎样研究生活文化的学问, 在这两个方面都与其它学科应该有所不同。就研究的角度与对象而言,各国的民俗 学所共同关心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建立和传承的文化,并且是体现出 集团性、模式性等特征的文化。其它的现代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社会学,人文科学 如文艺学、历史学等,虽然也都是在认识社会生活,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各自不同的 研究对象,但总的来说,它们所关注的是人们在某一生活领域中的作为,为此确定 收集研究资料的范围,然后对资料进行 “科学”的分类,并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概念 分析工具。现代民俗学最初也是这样来建立自己的学术,首先是限定了研究对象的 范围,大体上说就是民间社会中所保留的口头记忆和生活习俗,然后形成了一套搜 集、整理、分析、解释这一领域资料的方法,建立起一些抽象概念,如民俗、 口头、 传承、变异、情节类型、母题等。 但是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叙述的经验中,我们发现,过多地对民俗进行主观抽象 或评论,却有可能偏离民俗本然的鲜活面貌和在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意义。如何缩小 理论与生活真实的差距,对于民俗学来说的确更具有挑战性。大多数民俗学者意识 到,民俗的逻辑既是蕴藏也是呈现于生活的,所以就以尊重生活的态度,选择了以 民俗志为主要研究途径和书写成果形式的治学道路。有些人认为民俗学缺乏理论, 可能是对这种研究方式还不够理解。 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科际整合的趋势也一直存在。这是因为,生活 本来是浑然一体的,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学术不断地重新被拽回到生活中 来,即从生活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那种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开来进行科学 抽象的研究方式,日益受到比较普遍的质疑。近年来的民俗学,积极参与了学科交 叉与相互融合的进程,不只在研究课题的合作与相关研究的对话上面,也在田野经 验的交流方面和在发挥自身知识的特长方面。最近几年,在参与和反思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行动的同时,一些民俗学者注意从民俗的身体性与现实感出发,解释民俗 文化的性质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文化危机的认识,事实上也在与其它学 22 感受生活的民俗学 科的对话中发出了自己比较独特的见解。 在学科之间的交融过程中,民俗学没有缺席。早期的情况,要追溯到高丙中的 1 博士论文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他特别提出了民俗学需要运用胡塞尔现象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