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考核方法改革探索.doc

《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考核方法改革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摘 要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主旨是通过考核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考核方法 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01-02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三本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弹性。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管理模式都应有其独特的地方,符合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的目标。 对于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根据《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把传统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避免考前死记硬背,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 一、传统考核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程为机械设计类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的考核方法通过期末考试一次决定优劣,缺乏公平公正性,不能如实的反应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应用情况。 1.考核内容欠合理 三本是在全日制高校基础上创办的,很多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是沿用的传统高校教书育人的标准。在课程考核中,仍普遍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考查,表现为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性成分比例过大,客观性试题与解题技巧所占比例过高,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应用性技能考核还很不够,课程对专业的服务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2.考核形式单一,缺乏公正性 传统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一次考试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难以公平有效的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缺乏学生学习过程监控,往往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学与用相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考核方法改革 1.确立考核目标 树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考核目标的课程考核理念,建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为主体的考核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将与课程有关的创新活动与成果纳入到考核评价中,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2.设计考核内容 根据本课程需要,采用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小组答辩、课程论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理论、实验、课外设计实例等方面。在理论教学中,先根据设计实例引出理论知识,以多媒体和PPT,展示、阐明基本概念、基本设计原则等理论,启发学生结合理论,进行课后设计、实例分析,考核形式以课堂提问讨论、课后辅助小作业为主;实验教学中,主要为模具的拆装实验,了解掌握不同的模具结构,教师先进行规范的演示,在直观生动的条件下,对模具结构与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分组动手拆装,考核形式主要是实验操作和绘制模具结构图;课程设计大作业,在教学开始就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用到的塑件进行设计,分组设计不同塑件结构,同时要求组内塑件结构相同,但塑件材料和尺寸不同,即可以互相讨论,又可以避免个别同学完全抄袭别人设计成果的现象,考核形式以小组答辩、课程论文及设计总装图为主。 考评体系将平时的考察、实验过程、具体实例设计有机结合,既有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也有实践教学过程的记录,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约束,不仅规范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3.分配考核中比例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在期末考试中考试题目的分配,应该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核心(60%),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此基础上为综合性的问题(30%),而更高的层次的考核内容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解答(10%)。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同时又能起到激励引导学生的作用,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课程特点,对学生考核权重分配为:理论课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20%)+大作业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50%)。 三、从考核方法改革效果 本课程考试过后就试行的班级来看,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