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选》之后《文选》学
《文选》之后《文选》学
摘 要:以《文选》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也应运而生,称之为《文选》学。《文选》学有两个侧重方面,一是从学术角度出发,研究《文选》读音、词义、注释;二是从文学角度出发,研究《文选》选文原则,品评文章、阐明文意。
关键词:《文选》;《文选学》;学术研究;文学评鉴
一、隋唐《文选》学的发展
《文选》产生不久,即有研究文选的著作出现:萧统从子萧该为《文选》作《文选音义》,侧重音义研究。隋代最著名《文选》研究著作是曹宪《文选音义》,学界也将其列为开”文选学”研究先河的著作。李善《文选注》将学术研究发展到高峰,后世的研究者也将其列为《文选》注本中价值最高的版本。之后产生了五臣注本,分别由当时名臣文士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编撰完成。《新唐书?`文艺传》中对五臣注的倡导者吕延济这样描述:”工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然,世号”连锦书”。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1]。此时《文选》新注撰写者,不但要求要学问深厚,而且要文思敏捷,他们重作新注,侧重串释大意、重解题和分析行文方法。《文选》研究至此产生了转变,逐渐由学术性质的研究转变成了文学性质的研究。
《文选》研究方向在唐代时发生转变,原因有三:一是文学发展至唐代迎来繁荣时期,尤其是诗歌方面取得的成就颇大。这些成就与前代文学时代积淀有关,《文选》收集了前代最为优秀的文学创作,自然成为文人学习前代诗歌创作主要的来源。二是与唐代的科举取士制度有关。唐代的科举中的进士科重视诗赋,中举之后地位也颇高,因此受到士人的欢迎。三是唐代的游幕和举荐制度使得文采成为士人求官重要手段,因此重文学、重辞采之风气在唐代盛行。《文选》此时恰好可作为文学教科书供士人学习,成为当时科举考试的捷径,成为学习文辞的必备书目。
二、宋代《文选》学的发展
宋代一般被认为是《文选》研究的低潮时期,原因有二:一是宋代科举考试规则更加严格,要进入仕途除科举考试外别无他路,自范仲淹新政后,科举考试内容以策论为主,重经义而轻诗文,因此,强调文辞的《文选》在科举考试中地位便一落千丈。”熙丰之后,士以穿凿谈经,而选学废矣”。[2]二是宋代学风以创新和疑古为标志,学人开始对《文选》及注本产生质疑,体现在对李善注和五臣注优劣问题判断,和对《文选》收录篇章的偏颇辩驳。苏轼曾对文选的编次作出了质疑:”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观《陶渊明集》,可喜者甚多,而独取数首,以知其余人忽疑者甚多矣!”[3]此种分化是时代审美标准的变化,也是宋人继承前人学术传统基础上力求突破的表现。因此。宋代的《文选》学研究被视作是平庸时期,但在此时《文选》的传播和研究还是出现了新的进展。
首先,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文选》的传播和流通发生变化。此时流传的版本,既有国子监所刊刻的天圣七年李善注本,也有州学所刊刻秀州州学本、明州州学本、赣州州学本等,也有民间坊刻的建阳陈八郎本,也有藏书家刊刻的尤袤刻本。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具有巨大的销量,成为深受欢迎的文学总集。其次,广泛传播基础使更多人可以阅读到《文选》,据骆鸿凯《文选学》考证,见于宋代各类书目之中《文选》研究专著有十一家十三种,苏轼、洪兴祖、朱熹、陆游等都在笔记著作中对《文选》进行了考据和评价。此时研究关注问题在对萧统编纂文选评价、各个注本优劣比较,对李善注和五臣注错误纠正补充、考证文选注释材料、《文选》内容品评等。
三、明代《文选》学的发展
明代科举内容以八股文为主,因此,学子们阅读重点集中在与八股文要求相似的策、论、表等文章之中。不仅书院、私塾选择《文选》中的经典篇章作为训练写作八股文章的范文,士子也用《文选》作为学习读物。进入仕途后,文人们互相酬唱也可以从《文选》中诗、赋部分中寻求典故与章法。《文选》便成为文人学子手头必备读物之一,不仅官方和民间书坊大量刊刻《文选》,也出现一大批文选学家,以点评文章为能事。这时的《文选》研究是以评点为重点,出现一批评点学家和《文选》节本。
明代的《文选》节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文选》删注本,另一种是选取《文选》中某种特定文体结集成书。这两种模式在传播过程中常常融合,出现删注与评鉴结合的模式。何孟伦的《文选辑注》、方叔静的《文选拔萃》、张凤翼《文选纂注》都是寻找其他古书中所录篇章与《文选》相同的,摘取其中比六臣注更为精简的注释,补充进入《文选》替代六臣注本。以去重补阙为目的的删注本更加平实简易,对初学者而言更加方便易读。明代的评点学成为显学,自经典至小说、戏曲都有评点本行世,《文选》评点亦不例外,大量名家都投入《文选》评点,也产生了大量的夹评夹注版本。例如邹思明的《文选尤》,顾名思义便是选取《文选》中优秀篇章再加以编辑,选取前代评价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