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民国内需市场旺盛逻辑.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战后民国内需市场旺盛逻辑

一战后民国内需市场旺盛逻辑   市场经济的一般秩序在于,随着自由市场型企业家的展开,随着自由金融秩序的展开,民国的经济秩序,显然是值得期待的。更有意义的是,全球市场范围内,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中国经济诸多利好因素,比如大批西方国家由于战争,对中国市场的资源构成了需求,导致中国经济的出口能力在其他国家普遍凋敝的情况下反而看涨,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尤其是私人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态势。 但是在宏观经济层面,得益于一战的中国经济景气增长,随着一战的结束,尤其是面临1920―1922年西方国家和日本经济的复苏,中国的宏观经济格局也出现了一种罕见的危机,这是一种被史学家称之为战后的“复苏性经济危机”。 复苏性经济危机 相关的逻辑其实是清晰的。全球范围之内,基于一战的市场需求迅速中断,国际贸易失去了利益空间,所有参战国只能试图激活自己的内需市场。英国和法国重建家园的工作起步最早,相关的需求极大刺激了市场需求,导致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政府发行的货币也远远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这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美国的情况则是,人们在一战期间积蓄了大量的现金和购买力,随着一战的结束,这种购买力迅速被放大,一方面对日常的消费品市场形成了刺激,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资金参与到了战后恢复起来的股票交易之中,货币因素的过度介入,让美国市场真实的需求充满了泡沫。日本市场则几乎突然失去了对生丝和茶叶等消费品的需求,这不仅让中国这样的出口国失去了主要的市场,而且还导致了纽约股票市场的严重波动。 这是一次涉及到所有工业国家的经济危机。信贷紧缩、工业生产规模缩小,企业,尤其是以国际贸易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纷纷倒闭。失业现象激增,以原材料出口为导向的国家经济基本停滞。这正是民国经济的遭遇,出口减缓甚至中断,白银开始贬值,其兑换率从1920年2月的每两1.48美元下降到了1921年的0.47美元。如此下滑的中国银两对外金本位货币兑换率,直接影响了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出口商品的价格走低,但是进口商品的价格却高涨。 市场交换的意义上,这样的格局,几乎是不可承受的,尤其是对于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而言,更是令人如坐针毡。法国和美国是中国生丝的主要购买者,长期以来,这两个国家基本吸收了上海和广东的所有相关出口商品。但是从1920年春天开始,美国市场停止了这种市场需求,导致生丝的价格迅速下跌。1919年底每公斤生丝为36美元,但到1920年年中,竟然下跌到了每公斤10美元。法国市场的情况也是如此。在里昂市场,1920年初每公斤生丝大约为500法郎,到了年底,则下跌到了每公斤200法郎。 茶叶的出口局面比生丝还要糟糕。众所周知,1918年俄国停止购买中国茶叶,这已经对中国茶叶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影响,现在,美国、欧洲市场,包括日本市场,对中国茶叶的进口也已经基本停止。尤其是日本市场,由于战后日本本土生产能力急速扩张,他们需要向全世界扩大日本商品的市场份额,因此,中国商品在日本的市场几乎到了停止的局面。 对于一个国家的出口经济而言,这样的市场变迁可以说是致命的。外国市场的关闭,几乎导致中国主要的出口口岸的经济活动全部停止运行。1919―1921年期间,上海的出口总额一度占据全国出口总额的41.4%,但从1921年底开始,出口活动处于停顿状态,包括大连、天津、汉口、宁波在内的口岸城市,2年之内几乎没有明显的出口贸易项目,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1923年。 毫无疑问,这段时间日子最难过的是整个出口经济链上的生产商和中介商,许多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在上海,生丝业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联合起来,打算找政府寻求财政支持,而大量的茶农和茶叶中间商则完全无以为继,大量的茶园不得不改作其他的经营,或者任其荒芜。 令人意外的反向火爆 一般市场的意义上,当一个国家的几个重要产业,尤其是具有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遭遇到了国际市场的阻击,应该能够导致这个国家的市场整体性垮塌。至少从局面看,民国的出口经济,尤其是以生丝、茶叶为主的出口经济,可以说遇到了极大的难题。但有趣的是,民国的整体经济并没有因为国际市场的凋敝而凋敝。相反,当国际市场一片楚歌,中国国内的市场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反向火爆,即民国经济的内需市场不仅没有受到国际市场的负面影响,反而出现了一种继续发展的市场态势。 第一个值得分析的现象是,虽然出口市场几近于无,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范围内却没有暴跌,只出现小范围的波动。比如在1921年的国内市场,芝麻种子的交易价格相比上一年的确有所下降,其幅度为20%,从8两下跌到了6.5两。但是在伦敦市场,却是大幅走低,从70先令下跌到30先令,下跌幅度高达56%。比如生丝和原棉等农产品价格,事实上从1920年开始,一直到1921年的全年,国内市场的价格水平都比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