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方式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方式探究

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方式探究   学习诗文要从诵读开始。汉语语言文字最大的特点是独体单音,很容易形成比较鲜明的节奏和对仗,具有音乐美。陈炳铮在《简谈吟诵》中曾这样定义吟诵:“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用于古诗词或古文(主要是韵文)的音乐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可称吟唱。”①吟诵就是根据平声长仄声短,平声轻仄声重的行腔方式,依据诗文的内容,配上一定的曲调把诗句吟唱出来,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从而更加生动地阐释古诗文之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探究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吟诵是汉诗文创作的主要方式,是古代传授经典文化的主要途径。 《尚书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② 这是描述上古时期制乐的情况,其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四句话实为上古汉语诗歌形式的经典概括。“诗言志”指诗歌是用来表达心意的,而“永”字,孔颖达疏为“谓声长续之”③即把声音拉长的一种歌唱。“声依永、律和声”指音乐配合拉长的声音,并调和音律(宫商角徵羽),形成和谐的节奏与韵律感,达到神人相和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代的私塾以吟诵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四书五经,由此熟吟成诵,让少年在幼年记忆最佳的时期积淀了大量的经典知识,并在随后的岁月中厚积薄发。从屈原的“行吟泽畔”到左思的拥鼻行吟;从李白的“吟诗作赋北窗里”到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从白居易的“终日歌吟如狂叟”到韩愈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从可以和乐而歌的乐府民歌到唐声诗,从宴乐辞令到元曲套曲,从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到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曲律以及诵吟歌唱的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吟诵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创作诗文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他们成之于胸,吟咏在口,赋于笔端,才形成了流芳千古的佳作。 因此学习吟诵有助于学生通过音韵节奏与声调来感知古诗文的独特魅力,进而以意逆志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与审美韵味,走进古诗文的情境中,提高课堂效率。 (二)吟诵有助于还原古诗文语境,引导学生深层感悟,传承文明。 吟诵是古诗文美读的一种方式,是声情并茂地展示文字之美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南宋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载:“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④这则故事看似在“讽刺”诗歌写作缺乏诗意,实则也证明了诵读的艺术价值。 汉字是具有音节与声调的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字,吟诵作为汉文字传播的声音载体,承载了中华思维与中华精神,因而有助于还原古诗文的语境,引领学生深层感悟汉语文字的魅力。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 在授课中,为更好的让学生走进词境,我为学生播放了《声声慢》凄美哀婉的古琴吟诵调,营造了悲凉萧瑟的气氛,随后又指出此词中的入声字有“觅”“息”“敌”“黑”“滴”“得”,这些入声字要读得短、促、重,学生了解了入声字,才知道此词押仄声韵,尤其是入声字的短促沉重,更好地诉说了词人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的孤愁无助、凄凉萧条的处境,从而寄托了词人深沉的家国之思,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此词从吟诵入手,为学生打开了李清照幽深细腻的情感世界。学生再通过知人论世,因声求气等方法就品味出词境,品味出词人内心的苍凉。 (三)吟诵有助于正确的理解诗歌。 汉字是单音字,却有平、上、去、入“四声”。而且随着时间的演变,加之中国地域的辽阔,人口的众多,各地演变出不同的方言,出现更多的声部。如属于中古音的广东话有九种音,更好地演绎了语言的本原面貌。因此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正确的区分平仄以及入声字,并注重押韵与平仄,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诗歌。 比如《宣城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用的是“尤”韵,“尤”韵主要是用来抒发忧愁离恨的。李白属于天才型的诗人,他写诗经常吟咏在胸,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感,而在此诗中,有两句换了入声韵: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很多人朗诵到此处时,都是豪迈畅快的,殊不知,这恰恰是词诗情感压抑,转折的地方。“骨”“发”“月”都是入声字,偏在第三句用了一个平声字结尾,还是“飞”字,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白此时想到的是什么呢?不是自己的碌碌无为与古代名士的才气与功业吗?这也流露出看似气宇轩昂的李白内心的激愤与失落,从而让文章情感跌宕,增强了文气。诗人最后情感终归于无奈,要“明朝散发弄扁舟”重新回到“尤”韵,抒发内心功业未竟的英雄之叹。通过这样的阐释,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变化,洞悉了李白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悲喜怒狂。 二、吟诵的教学方法初探 (一)开设吟诵课,教授学生吟诵的基本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