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参和式教学理念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间性视域下参和式教学理念探究

主体间性视域下参和式教学理念探究   [摘要]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参与式教学不仅要突出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要强调教育者这一主体的参与者身份。通过对话,教师与学生构建起相互理解的基础。这一路径的实现既需要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重视言语的有效性,也要求学生提高自主性意识,增强综合知识力。 [关键词]主体间性 参与式教学 对话 [作者简介]庄龙玉(1982- ),男,黑龙江嫩江人,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08-02 教育实践活动中孰为主体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主题,而对此问题的解答也彰显出人们教育理念的迥异。由主客体说到主体说再到主体间性说,反映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日渐凸显。人们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通常是通过强调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来实现的。然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参与式教学除了要突出受教育者的参与,教育者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是认知主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特性,以语言的存在方式进入交流而建构起来的主体间性代表着共主体性和互主体性,所展示的是一种主体―主体结构”①。主体间性思维作为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核心概念,由胡塞尔首先提出,“经历了从认识论层面的视域互换(胡塞尔)共在(海德格尔)到实践层面的视域交融(伽达默尔)对话(马丁交往(哈贝马斯)的发展历程”②。 主体间性思想打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结构,以“主体―主体”结构取而代之。表面上看似一种结构的转变,然而深层次上却表征着一个崭新视域时代的到来。以主体间性的视域看待他者,不再是将他者单纯作为我的对立面,而是看作与我平等的另一个我的存在,真正实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理想境遇。主体间性思想不仅适宜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解构,同样也颠覆着人与人的世界。用主体间性的思想来看待自然就不会打着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旗号去肆意践踏原生的自然,无度地攫取着人化的自然,就不会疯狂地侵犯着他人的生命与尊严。主体间性思想彰显着人类对于平等的追求,浸润着圆融的理想境界。 以知识取代神话的宏图壮志到科技理性危机所带来的反思,进而到对他者的尊重,体现了人类认识能力、实践维度的深刻转换。相应的,教育界也经历了主客体说到主体说,再到主体间性的激烈讨论。主体说提升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不再将他们单纯看作被动的接受者,正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在教育领域中的实现。主体说是主体间性的基础,为主体间性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源泉。然而,主体间性不是仅仅强调学生或教师的单主体说,而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说。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以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优秀的人格魅力“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以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生命力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实现的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当然,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与沟通并不体现在所有方面,主要是人格上的平等。教师将学生看作与自身同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学生将教师看作能够平等交流和沟通的主体,这才是主体间性思想核心的价值理念。 二、教师主体性维度在参与式教学中的实现 以往谈到参与式教学,大都强调学生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这是主体说在参与式教学中的体现。引入主体间性思想后,不仅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体性同样不容忽视。因为主体间性蕴含的是一种交互性,它要求在教学这一活动中通过对话、沟通,教师和学生能够相互理解、彼此包容。 (一)培养开放的心态 教师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要想与学生这一主体达成共识,必须摒弃以往那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思想。建立主体间性的教育,首先,要建构“主体―主体”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的改革。教育思想的变革决定着教育模式的变化。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去面对学生、面对教育。在开放的心态下,才能将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学生才能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思想指导行动,意识里一定要先建构起主体间性的思想,教师的教育实践才会平等、宽容、开放。其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方式来促成学生的参与,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无论哪种路径,教师都是将学生看作人格平等的个体,都是以自身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最后,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活动,它是逐渐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预先对课堂进行设计,然而事实上教学活动却并非按照预定的设计进行。在实际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可能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教师很可能会因为学生的消极反馈而发挥失常,也可能会由于学生的积极配合而超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