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审美文化解析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doc

从当代审美文化解析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当代审美文化解析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

从当代审美文化解析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   摘 要:在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下,从影片的口碑效应、3D技术的运用以及信仰主题的升华三个方面解读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讨论热潮,同时反观电影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 电影 信仰危机 少年派 2012年的寒冬因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下文简称《少年派》)在影视和网络上掀起的观影讨论热潮而变得热闹非凡。导演李安用瑰丽奇美的3D画面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而又蕴含哲思的故事:16岁的印度少年派随全家移民加拿大,途中不幸遭遇船难。父母与兄长葬身海底,而他与斑马、母猩猩、鬣狗和一只成年孟加拉虎同在一艘救生艇上得以幸存。海上的艰苦生存中,鬣狗吃掉了斑马和母猩猩,老虎吃掉了鬣狗,然后派与老虎经过了长达227天的艰难海上漂流最终获救。 这部没有明星、叙事简单、艺术气息浓厚的电影,最终在众多大片中脱颖而出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激发出观众和影评人的无限想象和思考。影视与网络关于信仰、宗教、人性等话题的思考和讨论不绝如缕。这不仅大大超出了导演李安的预期,更是中国电影市场上一个美丽的意外。同时也让中国的电影人开始反思,中国电影要如何才能重新夺回观众的热情和喜爱。 由此,《少年派》可谓2012年电影名利双收的一个代表,其热映以及随之而来的讨论狂潮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代审美文化的诸多问题,值得深思。本文将从当代审美文化的角度,对影片的市场反映、媒介与技术运用以及主题解读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少年派”讨论热潮的原因,以企从当代审美文化反思当下电影发展,并从影片放映出的中国电影现状审视当代审美文化。 一、当代审美文化背景和电影发展现状――信仰缺失、信任危机 当代文化中最活跃、影响最大的当属当代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是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深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1]在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今天,社会心理表现为虚无、焦虑、浮躁,当代审美文化因其对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依赖,不同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经济动机上升为支配文化行为的主导力量, 二是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1]而在实用主义、技术主义的驱动下,审美文化对经济效益过分追求、对科技过分推崇,呈现商品化、娱乐化等特点,从而直接导致了对人文精神的边缘化,造成了文化价值迷失、信仰缺失。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文化批判的规范。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是最典型的审美文化形态,因而对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中国电影因2002年《英雄》带来的大片效应,纷纷仿效进行市场改革。自此连续十年的高速市场扩张,带来了中国电影票房的一路狂飙突进。其结果是伪大片泛滥,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浓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中国电影正面临信任危机。对此导演何平认为:“为什么中国大多数电影不好看?我认为根源是我们的创作者缺乏信仰,缺乏明确的价值观,当你的创作者不知道信什么的时候,你怎么告诉你的观众去理解你?”[2]电影创作者要有明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信仰,这些是当下中国电影最需要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讲述信仰精神力量的《少年派》空降电影市场,让审美疲劳的观众眼前一亮,引发我们对信仰的思考。导演何平以《少年派》为例提出电影创作者要有信仰,他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信仰的电影,里面最重要的情节、叙事方法以及技术的转折点都是通过创作者的信仰来完成的。他把这个信仰赋予了影片中那个16岁的印度少年。“我觉得这实际上是电影里的文化力,每个创作者要找到自己的信仰,才能用真情实感拍出心灵之作。”[2] 二、口碑效应下的票房黑马 与同期上映影片相比,影片《少年派》是不折不扣的票房黑马。虽然其首映日票房只有1200万,但在随后的三周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内地电影院里也展开了一段奇异旅程,随着口碑扩散带来的观影热潮,本片票房实现了逆跌幅,连续三周成为周票房冠军,最终票房超过5亿人民币,远远超过预期。 与高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年派》来到中国时“仅是报了个到”而已,李安低调得连上映前大家都不知道它是个什么故事。很多业内人士都猜测这部史上最贵文艺片的票房将止步1.5亿元。然而上映一周之后,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它的各种解读,随着影片“零差评”口碑的扩散,该片创造了“零跌幅”的奇迹。中国众多网民和观众均加入了为该片自发宣传和贡献票房的队伍。而同期上映的大片《1942》和《王的盛宴》,尽管做足了前期宣传,用尽了市场营销手段,但是其票房成绩和观众评价均不甚理想。对于这三部电影,绝大多数电影从业人士都出现了严重的估值偏差。 这颇具戏剧性的结果让人们清醒:电影市场中的营销只能是辅助手段,影片本身内容才是王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