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音乐学观点浅议琵琶音乐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民族音乐学观点浅议琵琶音乐文化

从民族音乐学观点浅议琵琶音乐文化   摘 要:民族音乐学早期的学科定义是尽管学者们皆不否认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包括音乐和文化背景两方面内容,但仍然分别侧重于从不同角度和立场阐述自己的学科见解,并且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分别有自己的侧重点和切入点。从上世界70年代发展至今,音乐主旨论者认为:研究音乐的艺术性特征是民族音乐学的首要目标,同时又必要兼及音乐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背景”(或文化语境)的考察研究。琵琶是中国民族器乐之王,它的身上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本文以琵琶音乐为研究对象,以民族音乐学的观点简要探讨琵琶音乐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圈问题。 关键词:琵琶音乐;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圈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89-02 一、文化大背景下的琵琶音乐 关于琵琶的传入有这么一说:“琵琶是秦汉之际由西域传入。琵琶有直项和曲项、四弦和五弦之别,四弦曲项琵琶是竖头箜篌之徒,非华夏旧器。它起源于西亚的融合着波斯和印度文化的犍陀罗文化地区,经天山南麓的于?,于汉代传入中国的。”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来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大量的物资和文化生活用品以及人都渐渐有了交流,而琵琶就是交流的产物。从西方传来后,琵琶逐渐汉化,表现在“品”上。西方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马德”到现在为止,在史料中未出现过“品”,而中国的琵琶是有“品”的。琵琶到隋唐时期盛行开来,因为加入品后,琵琶成为四项六品的琵琶,它的个性符合当时的人文背景。持琴者横抱,左手按音,右手用拨子弹奏,形成了琵琶在唐朝时期的盛行,它的盛行离不开当时的生活。南京艺术学院刘承华老师在他的著作《中国音乐的神韵》中说到:“特定的乐器的音色受着产生它的时代所制约”。如以弹拨乐器为例,我发现它们的演进体现了这样一个趋向:其出音的速率越来越高,音色越来越亮,对色彩的表现力越来越强,直到充分发挥了弹拨乐器那纵横交错、网状铺陈的效果,形成盛唐那繁富密丽的都市风采的完美载体――琵琶为止。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诸民族的传统音乐,所谓“传统音乐”,即某一民族在固有文化传统基础上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体现该民族音乐文化基本特征、基本面貌和历史传统的音乐。就琵琶而言,我们要把它的形成、发展、变迁整个都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看,琵琶在唐朝的盛行反映了唐朝文化开放、交流频繁的人文环境,以及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长安繁复密丽的都市风采。随着时代的发展,琵琶从古长安传到了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那里的文化相交融,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琵琶音乐风格。这些风格的差异又反映了文化等各方面的特征。正如Mary Louise Serafine在MUSIC AS CONGNITION第二章The Idea of Music as Cognition中最后总结的:Further,the artwork must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human processes that give rise to it,from both the productive and receptive points of view. 音乐学家们认为:所有对音乐的研究都离不开自身的音乐语境,对音乐文化的深入研究就必须把音乐产品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来看待。这个要素对我本专业的学习也是尤为重要的。 二、琵琶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一)虚实相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最重要的就是“太极”――太极生两义、两义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相对,阴阳相生,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本。那么,在琵琶音乐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虚实相生了。这里大致分三个角度来谈虚实相生。 1.由指法所造成的音色来谈“虚实相生” 从指法所造成的音色来观察,大多是将“虚与实”作为琵琶音色上的对比概念。周谦于《琵琶艺术的组合结构及功能关系》(1990)一文提出“虚与实”是藉由技巧所创作的表情色彩,而技巧所能营造的虚实音色有浓、淡、圆、扁、明、暗、软、硬、宽、窄、厚、薄、干、润,这些“虚实”音色是由推、拉、吟、揉、绰、注、擞、带、打等技巧来体现。 2.由音韵角度来谈“虚实相生” 从“音与韵”的观点来探讨,大多以音为实,韵为虚。韵之音的残响,也指由吟、揉、板、推、绰、注等指法变化后的余音。 3.由留白或强弱来谈“虚实相生” 由音乐的留白或音响的强弱来看,如杨靖的《刘德海教学与艺术思想衍论》(2005)主张“虚与实”是音乐的一种对比关系,她将“虚实相生”的表现置于两个层面来检视,第一为音响与情绪的强弱,她认为“虚”是音乐重表现微弱的音响与情绪之处。第二是音乐留白的有无,她认为演奏时气息转换处,音乐的停顿处、音与音之间的留白(如休止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