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应用可行性探究
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应用可行性探究 摘 要:2012年3月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案件中的运用提供了契机。本文以品格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关系为切入点,并从未成年人案件特殊性、法律依据、现实依据、域外经验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运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品格证据 人身危险性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一、品格证据的内涵
品格证据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是指证明某些诉讼参与人的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包括被告人的品格证据、被害人的品格证据以及证人的品格证据。所谓品格,美国麦考密克认为,”是指对某人性情总的描述,或者说是指对与某人一般特征有关的性情总的描述,如诚实、节酒或温和”。[1]Peter Murphy认为,在证据法上,”品格”一词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它可以指一个在社区里认识他的人群中的名声好坏;其二,它可以指一个人以特定方式处事的个性;其三,它可以指一个人个人历史中特定的事件,如先前的刑事定罪。[2] 不管是麦考米克的所谓的”性情”,还是Peter Murphy认为的”性情”“个性”等,我认为品格证据的核心是某人的”常态人格”,不因为偶然一次的过错,而抹杀其常态人格或者不因为一次悔改,而忽略了其危害社会的常态人格。
二、品格证据与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的关系
(一)品格、人格与行为
所谓品格也称为人格。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人格是行为的习惯系统,是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期行为的实际观察而发现的活动之总和。换言之,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3]。行为人的行为,无论是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从整体而言,是行为人心理因素在外界因素的激发下的产物。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在接受的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同样的刺激,由于人格不同,可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4]。行为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受行为人的人格支配的。”人格行为论”由日本刑法学家团藤重光以及德国刑法学家阿尔特尔关系不是直接的必然的决定关系,而是一种模糊的具有较高概率的相关关系。正是这种较高程度的相关性,使得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证明价值。
(二)品格证据是人身危险性的重要表征
犯罪是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的统一,所谓人身危险性就是行为人内心所固有的犯罪倾向,也即再犯的可能性,它在一定环境因素作用下会转化为现实性的犯罪,即对社会的危害性。行为人实施的每一起犯罪行为都与他的世界观、人格特征等因素即品格紧密相关,行为人的世界观、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个性等都是反映人身危险性的一面镜子。人身危险性并不是社会危害性的组成部分,因而不能决定犯罪是否成立和刑事责任的有无。但那些属于人身危险性范畴的主观因素如平时表现、悔罪表现等,不同程度地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因此,品格证据对刑罚立法、刑罚裁量和刑罚执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未成年犯罪人的重要特质决定了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案件中运用的特殊价值
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具有不同于成年犯罪人的重要特质:第一,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污染,或者受到一些引起共鸣、感染和同情的情绪所影响,从而迅速地改变自己的心理,作出某些不合乎法律规范的行为,其本身的主观过错一般相对较小;第二,即使未成年人故意实施了某种违法行为,如果社会对这种行为只是惩罚未加以教育、挽救,根据标签理论,此人随后的行为可能更加不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第三,未成年人往往并未形成类似成年犯罪人那样稳固的犯罪人格,对其不良行为的矫治还比较容易,重塑其人格、行为方式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正是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相对于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这些重要不同点决定了未年人案件坚持控制和预防是必要的,而且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可塑性大,容易改造,人身危险性更容易减弱甚至消灭。可见,充分利用品格证据,通过调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环境、个性特点、成长经历等,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一贯品行、社会评价、初犯、有无前科劣迹进行证实,对顺利的解决未成年人案件具有特殊的价值,具备可行性。
(二)《刑诉法修正案》及相关司法解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制度支持
2012年3月通过的《刑诉法修正案》第266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该规定是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总的原则,而将品格证据运用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则是该原则的具体体现。第271条第1款规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这一规定为品格证据的适用提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