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发展战略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国家发展战略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 工程教育改革虽然涉及诸多因素,但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日益深入,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该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军地合作培养模式、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 战略需求;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55?03
从高等教育的职能看,服务社会是其重要职能,通过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体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也在社会服务中谋求发展。从世界学术中心转移的历史路线图来看,都以所在国家某种类型与程度的重大战略变革为背景。每一次世界学术中心的转移,都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引发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或带动了一个国家或区域若干产业的发展甚至产业革命。因此,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来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大学的内在逻辑,这两者相互交汇产生的巨大需求,推动了高校的跨越式发展。[1]由此我们认识到,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为目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一、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与国家战略需求有效对接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把国家战略需求作为自身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要把握好这一点,就要着手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从国家发展全局考虑,不断反思高校办学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社会制约,体现了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功利价值。二是要遵循高等教育和学生自身成长的客观规律。这是人本需求,体现了教育的本源价值和理性价值。[2]当前,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背景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积极推动大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将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作为高等工程教育而言,其重要任务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创新人才。要担当起这一重任,就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如当下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就是依赖于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不过是紧密契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种战略举措,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切入点。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当进入发展新阶段后,这种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必须通过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技术创新优势的转换,才能真正为国家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 2013-10-09;[修回日期] 2013-11-10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升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策略研究”(GS[2013]GHB0863)
[作者简介] 杨丽(1962-),女,浙江杭州人,兰州交通大学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实践教学;许鹏奎(1955-),男,甘肃兰州人,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提供强大动力。眼下,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讲,要亟需实现“两个转变”:由以往的资源主导转变为技术创新主导;产业由传统低端产业转变为现代高端产业。这自然对肩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科技发展前沿紧密联系,不断有新知识补充并且理论基础知识厚实;努力适应新技术环境,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获取各种新技能;变革大学生学习方式,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形成个性化的新视角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软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沟通等综合能力)。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一定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充分体现“服务面向的地方性,服务区域或行业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专长性,不可分割的综合性”[3]。当前,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走技术创新之路,就是要大批的工程创新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在其改革和发展中做好有关方面的对接:即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建设及发展、专业建设及其结构调整与优化、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威体育精装版最全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辨识清单(2024年2月).docx VIP
- 地面振动传播和衰减的计算.docx VIP
- YZT0182-2022 寄递无人车技术要求.docx
- 某某医院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工作方案.docx
- Q_GDW 1234.1-2014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矛盾调解人民调解方法及调节技巧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 2024年贵州省脱贫帮扶知识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QX_T 448-2018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油菜.pdf
- 高空抛物监控解决方案.pptx
- Q_GDW 1234.3-2014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规范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