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高职院校内涵建设.doc

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高职院校内涵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摘要:该文从观念形态、制度行为、物质形态方面反思了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分析了高职教育内涵不足的原因,指出高职院校传承大学文化必须要坚持基于学科思想指导的专业建设,坚持基于学科思想指导的内涵建设,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底气。 关键词:大学文化;学科思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11-0022-04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后示范建设阶段,后示范建设应该建什么?如何建?是高职教育界面临的新问题,值得研究、思考和探索。 一、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反思 我国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回顾和反思我国高职教育就会发现,虽然外延的扩张和体量的增大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所占有的份额却不算大,高职教育没有特色、没有积淀,完全靠金钱堆积、打造,呈现出严重的内涵不足。 从观念形态上看,我国高职教育一开始就提出了打破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口号,提出理论“必须”和“够用”的思路,课程体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跟着政府文件一次次的变动而不断地变化,从专门人才(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应用性专门人才(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教高[2010]8号)、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到现在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2012年6月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从来就没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定位,而是上面怎么讲,下面就怎么说。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核心,极其功利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企业需要毕业生什么时候上岗学校就什么时候放学生离校。忽视和淡化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规律性而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能性,从而导致高职教育有外延而无内涵的现实结果。 从制度行为上看,在“满足社会需求,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的思想指导下,高职教育全面加强技能训练、广泛开展项目化教学、各类技能竞赛四处开花,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了岗位、强化了技能却忽视了基础、淡化了理论,把高职的培养目标与中职混为一谈。特别是半年顶岗实习硬性要求的走偏更是把学生送上对学生发展没有太大作用的流水生产线,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和流水线上的“活机器”,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的缩水最终导致高职毕业生理论不厚实、基础不牢固、发展无潜力。 从物质形态看,在上述教育理念指导和文件、规定的引导下,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思路被项目化教室、实训中心取代,建设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岗位能力培养为主,建设过程以购买完整装置为主,实验实训以训练技能为核心,大量经费全部投入到低层次的技能训练设备上以满足各类技能训练的需要,而忽略了作为高等学校重要内涵支撑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的建设。几年来,高职院校仪器设备的总值和总量不断增大,但却基本是层次低的,好看不好用。 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各专业大类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仅为44%,专业相关度为60%,而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却高达52%,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仅40%,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分析毕业生因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其实并不是企业满足不了毕业生的发展,而是毕业生不能胜任工作、无法满足企业要求,麦可思调查显示2012届毕业生认为教学中最应该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41%)以及“课程内容不适用和陈旧”(18%),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问题。[1][2] ?前沿理念?1基于大学文化、学科思想指导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看似繁荣,实际上内涵不足已初现端倪:高职的社会影响力小、吸引力低,社会和民众对高职教育的不认可;本科院校对高职院校的不屑,没有像样的成果,没有与本科院校抗衡的实力,对本科院校的发展构不成威胁(高职就业率远高于本科、硕士、博士,但并未看到本科院校的严重危机,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危机而本科院校并无担忧,考生照样蜂拥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