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维贫困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和实践进展
多维贫困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和实践进展 摘 要: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哲学高度来界定贫困概念,超越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单一学科,构建了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多维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公理性条件的提炼则为多维贫困测度奠定了科学基础。满足公理性条件和易于操作是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Watts方法和AF方法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各国在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上发展不平衡,处于多维贫困研究前沿的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也开展得较好,相反,印度、中国等贫困人口大国却相对滞后。应进一步深化多维贫困理论研究,继续开发和完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并积极展开以多维减贫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和减贫政策研究。
关键词:多维贫困;贫困主体识别;贫困程度测度;反贫困策略;可行能力理论;发展贫困理论;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多维减贫;Watts方法;AF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1.3;F1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4
一、引言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一般而言,贫困问题研究涉及贫困主体识别、贫困程度测度和反贫困策略选择三个方面,其中,贫困主体识别和贫困程度测度是基础。自Booth(1889)和Rowntree(1901)从维持最低生活所必需的经济资源或收入水平界定和测度贫困以来,对贫困的识别经历了静态到动态、客观到主观、确定到模糊、一维到多维的发展过程(叶初升 等,2010)。近年来,贫困问题研究更是进入细化、深化和广化的发展阶段,其中,从多维角度把握贫困的本质,创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日渐成为贫困研究的主流,也成为当前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作为世界贫困人口第二的发展中大国,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但在多维贫困的研究和实践中却表现并不突出。在多维贫困研究方面,引进和消化国际前沿研究成果仍是国内学者的主要工作。一部分学者对国外多维贫困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尚卫平 等,2005;洪兴建,2005;陈立中,2008a;张建华 等,2006;邹薇 等,2012;刘泽琴,2012;叶初升 等,2010,2011);另一部分学者则应用或修正国外主要的多维贫困测度指数对中国及特定区域进行了多维贫困的实证分析(王小林 等,2010;胡鞍钢 等,2009,2010;李佳路,2010;罗小兰 等,2010;蒋翠侠 等,2011;邹薇,2011;陈琦,2012;郭建宇,2012;李飞,2012)。由于多维贫困研究总体滞后,多维贫困理念普及程度有限,多维贫困测度尚未正式应用于我国扶贫实践。虽然在我国的扶贫监测中,经济贫困之外的指标也有涉及,但贫困究竟包括哪些维度、各维度的临界值为多少、各维度的权重如何确定等均缺乏统一规范。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多维贫困理论基础、主要测度方法及国际实践进展的系统阐释,为多维贫困理念在国内的推广以及新时期国家“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践提供多维视野和借鉴。与国内已有的多维贫困测度述评文献不同,本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追求逻辑的完整性而不拘泥于内容的完备性,在逻辑上,按照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与实践应用的思路进行了系统阐释,但在具体内容上,只选择最基础或最核心的理论、方法和代表性国家的实践进行剖析;二是强调了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构建的公理性条件,并对各主要测度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是否满足公理性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三是首次对代表性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进行了跨国比较,总结了多维贫困测度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丁建军: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测度方法及实践进展
二、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贫困被视为一维概念,仅指经济上的贫困。其潜在的逻辑是“金钱是万能的”,只要人们的货币收入高于贫困线,那么其在所有其他方面的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满足。但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贫困是一种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除了收入以外,贫困还涉及教育、健康、住房以及公共物品等多个维度的缺失。虽然,福利经济学家Cannan(1914)、Pigou(1920)等早已认识到贫困和福利问题远非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指标能够轻松描述并解决,但较早明确提出从多维角度来认识贫困与发展问题的学者则是Sen(1976),其“可行能力”理论被公认为是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Martinetti,2000)。
1.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在回答“什么样的平等”这一道德哲学问题时,Sen认为广受关注的三种平等观(功利主义的平等、完全效用的平等、罗尔斯主义的平等)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无法通过将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构造一个完备的理论。进而,他首创了“可行能力”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