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测量培养能力定位和教学改革措施探究
工程测量培养能力定位和教学改革措施探究
摘要: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和适应测绘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培养的4个方面的能力,指出了教学改革的系列措施及保障高效运行的各种机制,探讨了加速推进现代测绘教育的要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培养能力;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1 引言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要求不再仅仅为专业服务,还要求毕业生必须能从事基本的测绘工作,尤其是小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放样等工作。用人单位这些要求的扩大,使测绘教学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测绘学科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必须面对毕业生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寻求适应与发展的平衡点,研究和重新确定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培养能力,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值得深思。
2 工程单位信息反馈
通过我们调研的建筑、路桥、交通、水利、水电、国土、勘查、矿山等30余家工程单位对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呈现的主要问题综合后有以下几点:
2.1常规的测绘基础理论、仪器操作技能掌握的较好,但现代测绘理论及工程常用的全站仪操作等掌握一般(功能应用单一,效率不高),导致工程应用纵深能力及成果判知能力趋弱,且全站仪、GPS仪器上手慢,影响工程进度;
2.2测绘基本计算、识图的能力较好,但对于略显复杂及偏于综合性应用的计算,以及识图后相关测量用图的能力等表现欠佳;对于数据处理、绘图等过于依赖测绘软件,致使成果判断失控或遇特殊情况无所适从;
2.3在应能从事的极小区域(或小区域)的一般性工程测量中,缺乏基本设计理念或难于应对,尤其表现在工程测设中,精度概念差、方法单一、应急能力不强;
2.4个性意识、横向攀比问题比较突出,吃苦、协作精神以及技术总结和探知能力待提高等。
3 教学改革目标与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必须面向学科发展,面向用人单位要求,依据这两个面向,研究、确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培养的能力。
3.1教学改革目标
教学改革目标是教学的关键,其定位合理、准确,则可驱动教学长足发展。因此,以基础理论、基本应用为根本,能力训练为重点,强化现代测绘支撑,提高工程综合应用素质和以测绘基础与课堂教学为平台,大力推进课外教学,拓宽专业应用口径及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自学与研究能力,形成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将会从理论、应用、发展等多方面全面深入地推进工程测量教学改革,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及学科发展的需要。
3.2能力培养
用人单位对非测绘专业毕业生的测绘要求可概括为“懂测绘、会应用、能测绘”,这与教改目标是一致的,也是工程测量课程在培养具体能力方面的体现,即:
3.2.1测绘理论能力
熟练掌握经典的定位理论(投影、测角、测距、测高差、定向、计算)、误差理论、测图理论、工程应用较多的现代测绘理论(如GPS、全站仪);通晓、了解测图方法、控制方法、RS和GIS等理论,个别重点的要掌握。
3.2.2测绘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地形图的应用及工程测设应用基础,如坐标、方位、高程、面积、土石方量的计算和各种剖面线、断面线的绘制、地形识图、极坐标法测设等;了解、知晓其它相近专业的测绘应用,如建筑物的定位、道路和桥梁的测设、水工建筑物的测设、地下工程测量、建筑物变形测量等。形成以宽厚基础为支撑的宽口径应用能力。
3.2.3现场测绘能力
现场测绘是“测、算、绘、放”的综合,是测绘工程专业重点培养的能力,而工程单位现在对非测绘专业毕业生也要求这种能力,但特点是工程的范围小、精度低、工作和方法比较单一。因此,培养重点应以能操作仪器、会工作方法为基础,强化提供可靠成果及训练方案可行性的能力,形成工程的综合应用能力。
3.2.4发展能力
培养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思考,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提高素质,开拓创新,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4 教学改革措施
4.1 教改方案制定
教学改革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方案实施对象与目标;课程新体系、新框架的构建[1]-[2];课程内容、实践环节[3]的调整与改革;教学思想、理念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4]的改革;学习与考核方式[5]的改革;师资水平与素质[6]的提高措施;预期成果等。
4.2 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主要是指设备、教材、实践基地的建设,软件建设主要是指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和评价、考核方式和内容、教学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的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目前大部分高校主要是现代测绘设备(主要为全站仪、GPS等)的投入不足,还不能保证一组(4-5人)一套设备,学生的操作和应用能力受限,为此除加大投入外,应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
文档评论(0)